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孙权的决心(1/2)

孙权在与鲁肃的谈话之后,孙权决定明日召见诸葛亮。

实在,诸葛亮是鲁肃推荐给孙权的。

孙权以前也不知道诸葛亮这个人。经刘备一用。孙权才知道这位“卧龙先生”。

《演义》上讲,越日就是孙权决定见诸葛亮的日子。

孙权还没有来。诸葛亮已经先到了。

在面对东吴的权贵们,诸葛亮舌战群儒,把主意投降的文官们驳得理屈词穷。

在被诸葛亮反驳的东吴权贵们,就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等。

作者在这里就不逐一描写了。

就在这时,东吴大将黄盖忽然闯了进来。大声对诸葛亮说道:“先生乃当世奇才,为何不直接找主公谈论?”

于是诸葛亮就随黄盖,鲁肃一同往见孙权。

于是,孙权就接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

开场白是这样的:

国内大乱,将军起兵占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天下大乱以来,将军据江东据曹,刘豫州在汉水以南凑集兵马,与曹操同争天下。

这个开场白,简要的阐明了当前天下的局面和未来的走向。

不说已经灭亡的权势。而是说孙,刘二人与曹操同征天下。

很简要,很好的一个开场白。

这个开场白,并把孙,刘二人放在了一个阵营里。

而刘备的处境。诸葛亮是这样描写的:

好汉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诸葛亮很轻描淡写的向孙权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为什么好汉难以作为,刘豫州逃到了这里呢?就由于,现在曹操已平灭群雄,平定了北方,又攻破荆州,名动四海。

这句话分析了刘备的处境和曹操的壮大。

接下来,诸葛亮反客为主。开端替孙权策划:假如能与曹操反抗,不如及早了断;假如不能抵挡,那就尽快称臣。像将军这样,表面上唯命是从,实际上心怀二志,火烧眉毛却当断不断,恐怕马上就会大祸当头。

因此诸葛亮说:“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这时孙权心里也有不平衡之处。

于是,孙权反唇相讥说:“既然如此,你们刘豫州怎么不投降?”

这时,诸葛亮吭声作答:“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看所回,岂有投降之理?即使抵抗失败,那也是天意。投降曹操,万万不能!”

孙权听后,想了想。于是他当场表现:我想明确了,除了刘豫州,没人可以反抗曹操。不过孙权决策之前,仍必须掂量战斗的可能性,因此直截了当地问道:刘豫州新败之后,还有抵抗之力吗?

孙权在算账。

于是诸葛亮说:曹操万里长征千里奔袭,杀到这里已成强弩之末,哪里会有战斗力?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哪里会有战斗力?刘琮的部队投降曹操,蓝本迫于无奈,并非心悦诚服,又哪里会有战斗力?

事实证实,诸葛亮的这些断定完整正确。

更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刘备并未全军覆没,荆州也并未全部沦陷。只要双方同心协力,克服曹操尽无问题。曹操兵败,必定撤回北方。那时,中原,江东与荆州的鼎足之势就可以形成了。

因此诸葛亮说:成败之机,在于本日。

话说到这个份上,孙权依然按兵不动。

孙权在等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瑜。

史料记载,在听完诸葛亮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及孙刘联合破曹的上风之后,孙权很是认同,立即便决定联刘抗曹。不料孙权后来听了张昭等人的话,又心生疑虑,这时吴国太提示他应当听听周瑜的意见。

那周瑜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与孙策同年出身的周瑜。是跟孙策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后来又是亲如兄弟的战友。

江东的基业就是他们俩打下来的。他们还分辨娶了驰名遐迩的美女大乔和小乔。成为了战场和情场双丰收的少年好汉。时年二十四岁。人称孙郎和周郎。

孙策逝世后,又是周瑜率先支撑孙权的,跟张昭一起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的。当时孙权的正式官职只是将军,周瑜却对孙权执臣子礼。他还对鲁肃说,孙权是必定能够成绩帝业的,鲁肃这才投奔了孙权。

周瑜是鲁肃建议从前方召回的。

周瑜本来在鄱阳湖练习水军,在听说曹军已到江边,便连夜赶回了柴桑郡。

由于鲁肃与周瑜的交情最好。所以鲁肃第一时间见了周瑜,并把这两天议论的情况逐一说了。周瑜请鲁肃放心,并要他把诸葛亮请来相见。

周瑜回来了是件大事。现在东吴分成了两派,一个是主战派,另一派是主降派。

两派人都往找周瑜说事。周瑜则是用好言语劝他们回往。再商议。

晚上,周瑜和诸葛亮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的女友是声优 仙魔动九天 女主的遗嘱 我的邻家小表妹 乡村桃运小神医 纳兰嫣传 我靠种田成仙了 重生后容太太每天都在撒娇 仙帝卓不凡 重生八零:弃妇带娃撩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