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被历史修复的薛虹?(2/3)
仿佛连视力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薛虹立刻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了判断,随即开玩笑的自嘲道:“莫不是发现我这个bg,历史想要修复?”
一直以来为了加快大明开挂的脚步,薛虹几乎以一种苛刻的情况压榨自己的大脑深处的记忆。
只要是对大明有用的东西,尽可能都会想方设法的复原出来图纸。
就算薛虹自己搞不定的,也会画出初稿,然后去让工部那群大佬自己修漏洞。
为了画出的图纸尽可能的成功,以及确保该物品可以在这个时代制造出来。
薛虹不停的翻阅资料,自己在脑海中强行回忆相关的知识,尽可能的将理论基础一并完善。
这也就导致,薛虹每画出一张图纸,大脑承担的负荷远比背诵一本十万言的著作要困难的多。
加之薛虹的记忆力极强,导致乱七明距离历史的轨迹偏离的太严重了。靠他自己一个人想要把一个文明硬生生掰回正轨,简直太困难了!!
薛虹不知不觉间,已经而立之年了。
在这个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自己还能够推着这个国家走多远,薛虹也说不准。
薛虹自己也知道,个人的力量对于历史的进程微不足道。所以一直在不停利用自己的人脉布局,编织足够的利益网,诱使天下不断的向前走。
而薛虹要做的,就是不断将前面道路上的坑坑洼洼,提前替大明排除。
努力了十年,回过头来一看,自己距离起点也只走了很小一部分。
甚至可能只要自己一死,所有的一切立刻就会被搬回错误的轨道上。
所以薛虹开始放慢了对外的脚步,开始试图整合文化、科学。
现在的儒家主流思想不足以成为孕育科学的土壤。
至于薛虹为什么不著书立说,尝试自己去开创一脉?
第一,薛虹没有那个时间,薛虹现在的职位与其说是詹士府少詹士,不如说直白一点:太子秘书兼内阁六部参谋。
等太子登基后,薛虹身上的担子只会更重。
第二,薛虹脑子里的知识,九成都是不能外放的。除非薛虹手把手教导,并且要求对方立德,要不然学会了个顶个的恐怖分子!
或许可以做文抄公,弄着经典来开民智呢??
醒醒!!老弟,文抄公没那么好当啊!!艺术文学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举个栗子:
后世零八年奥运会唱“我家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