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装甲类恐龙(1/2)
1.9亿年前...有骨板利刃且披甲的恐龙。>
对比蛙吃骨共享的形象,江茶脑中思绪飞速运转。>
“这可能不是甲龙下目的成员,而是甲龙和剑龙共同的祖先!”>
装甲亚目!>
“玉溪龙!”>
模式种:科氏玉溪龙>
前些年发现了早期的有甲类恐龙,化石太少,不足以确认身份。>
直到今年,古生物科考队才发表了化石描述相关的论文。>
玉溪龙既有剑龙的特征,也有甲龙的特征,属于它们共同的祖先。>
回忆科氏玉溪龙所在的化石组,和鸭梨市隔了上百公里。>
对于大型食草恐龙来说,这些距离跨度足以被它们的活动范围覆盖。>
江茶带上手套抚摸着化石,“这可就厉害了啊...”>
玉溪龙只是“模式种”,还未成为广泛认可的“有效种”。>
还能借此机会和郑崇德教授充分接触,也有机会接触到鸭梨大学另一个可能和【浮屠照冥】有关的研究生。>
若是能从曲流村找出更多玉溪龙的化石,学术贡献不可估量...>
但这个想法有点太天真。>
恐龙化石岂是那么容易找的,玉溪龙化石被水冲上河岸,可能来自上游,溯源到高山融雪或者大江大河里。>
只能说明天去曲流村碰碰运气,没找到其他化石属于正常情况,那就带着现有的玉溪龙化石去见郑教授。>
后续的行动计划敲定,江茶隔天起了个大早,再次前往曲流村。>
村子还沉浸在昨日欢庆的余韵中,见江大师前来,早期干活的村民纷纷好奇凑近。>
“没事没事。”>
相隔一夜,江茶早已想好说辞,“这方山水颇有灵性,我想借船游览几番,感悟天地奥妙。”>
村民们不太听得懂之乎者也,只知道江大师有需求,尽力满足便是。>
独自乘坐竹排,江茶把蛙吃骨丢入水中,大青蛙在水下托举竹排快速游动。>
移动过程中,蛙吃骨能嗅探到附近存在的骨骼。>
先排除活物,再筛选年份久到惊人的石化骨骼,以求寻找到其他化石。>
“神差大人,没有昨晚那类骨头。”>
“正常。”>
河道里没有恐龙化石的气息,石头被冲上岸的河流分叉口也没有。>
大多数恐龙化石是在修桥、石油钻井、开垦等过程中偶然发现的。>
只要不是运气爆表,考古工作空手而回属于正常现象。>
江茶翻动手机屏幕,在联系人列表找到“郑崇德教授”,却迟迟没有按下拨号键。>
一年多前,六十来岁的郑教授在垮塌的墓区深处被困超过一周方才获救,过了不少时日才出院。>
再往后,郑教授退休,据说身体虚弱,精神状况不佳,大多数时间昏昏沉沉的,可能是留下了病根。>
一番斟酌,江茶只发出短信,说是近期获得了恐龙化石,想见郑教授一面。>
短信发出,直到江茶在曲流村吃完晚饭,依然没有得到回应。>
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可能郑教授已经不用这个号码了,也可能是不想再面对当年留下的心理阴影。>
不管对方什么情况,在得到确切结论前,江茶打算继续往曲流村后方的山里搜一搜。>
两块残缺的尾骨分量不够,说是玉溪龙空口无凭,那就尝试拿更多的筹码去见郑教授。>
在曲流村住一夜,江茶在隔天清晨给另一个号码发了消息。>
那是郑教授的儿子。>
教授获救后精神状态不佳,又他的儿子负责和江茶联络。>
转眼一年多没交流了。>
修饰短信中的措辞,尽可能显得不那么唐突,江茶发出消息,说法依然是有学术问题,没联系上郑教授,所以问问情况。>
“蛙吃骨,我们走!”>
乘竹排渡过河道,江茶往曲流村北面的山中进发。>
这里人迹罕至,大青蛙肆无忌惮沿着河流一侧蹦蹦跳跳,肚皮与地面碰撞,发出拍打水气球般的响动。>
半天搜索无果,江茶打开登山包,草草以便携食品解决一顿午饭。>
喝着保温杯里的麦茶眺望水光山色,别有一番风味,不由让江茶回想起就读鸭梨大学时野外勘探的岁月。>
手机铃声打破浪花与山风交织的自然音律。>
屏幕上显示着来电人:郑承泽>
这是郑教授的儿子,鸭梨市知名大企业家,估计是忙了一天,此时才有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娱乐小天王
重回90年代好日子
鬼人阴阳师
重生2007年
鬼娘小道士
隐婚甜蜜蜜:总裁,超疼爱
毒凤逆天:鬼尊,别惹我
虞美人穿越万年
豪门老攻总在我醋我自己[穿书]
末日中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