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只恨六国灭亡太早!(1/2)
琅琊山下古城阴,流水曲觞方士寻,杨柳岸,儒生冠,一派江声到客心。>
时值三月,草长莺飞,阳光明媚,天朗气清。>
春日的暖阳将大地染成金色,天空中的白云绵绵软软,微风吹拂海面,波光粼粼。>
“噔噔瞪。”急促紧凑的脚步声在海岸边响起。>
一个身形消瘦的少监弯腰行礼,屏息凝神道:“陛下,有急报。”>
立于一侧的老宦官闻讯只是摆摆手,随即走向台下。>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伴随着气势万千的话语,当朝丞相李斯悬腕转笔,于碣石前不断挥墨。>
身躯高大威武的男人则扭头说道:“蒙爱卿,你独创的这东西我见李斯用着甚是轻便,叫什么名字来着?”>
身披黑甲的蒙恬行过揖礼,轻声道:“回陛下,此笔乃用羊毛制作而成,所以称之为毛笔。”>
“甚好。寡人既然统一了文字,九州之内沟通无阻,那这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自然也要推广下去。”>
秦始皇望着琅琊石上的墨迹,点点头道:“传令下去,此后天下人皆以毛笔作为秦国正统书写工具。”>
李斯放下毛笔,双手作揖:“诺!微臣这就去办。”>
离去的李斯与折返回来的老宦官打了个照面,后者随即走上石台,小声禀报道:“陛下,不出您所料,外面确实是那群儒生在闹事。”>
秦始皇闻讯笑容渐失,拂袖说道:“寡人就知道!那群儒生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王贲呢?王贲在干嘛?”>
老宦官小心翼翼道:“中令大人此前在宫外……宫外……”>
“说!”>
“回陛下,王中令在与那些儒生争辩……”老宦官额头起了一层密密汗珠。>
啪!>
秦始皇将毛笔往地上一摔,厉声斥责道:“混账!蒙毅不见后,寡人破例将他提拔为郎中令,他就是这么报答寡人的嘛?!还争辩,他能辩得过哪个儒生啊?”>
“陛下切勿生气,保重身体要紧,”老宦官连忙说道,“那些儒生已悉数退去了。”>
“嗯?”秦皇冷哼一声,“算他王贲还有点用。”>
老宦官面色惨白,颤颤巍巍道:“陛下,并非王将军……是有一个小将主动站出来为陛下开脱,说是昨个儿死去的那几个儒生乃是僵尸所害,还将那僵尸尸首丢于众人看了,有被害之人衣簪为证,这才让那些儒生息事宁人。”>
秦皇挑起眉头,看向宦官,略有深意道:“真是僵尸所为?”>
“这……”>
老宦官目光与秦皇短暂接触后,略微移向旁边的蒙恬将军。>
“有话直说,蒙将军乃寡人爱卿,但讲无妨。”>
“诺。”>
老宦官与蒙恬会意一眼,随后摇头道:“那几个儒生确实是王将军派人杀掉的。”>
“这么说,那小将是王贲部下?”秦皇双手背后。>
“回陛下,那小将原本应是昨夜当值之人,并非王将军属下。”老宦官浅浅一笑,连忙收敛,接着道:“那些儒生一直非议陛下和王将军,我看那小将军应该是为了陛下免于颜面受损,才这般行事。”>
“寡人需要你来告诉我他的用意?”>
老宦官以头抢地,“是老奴多嘴!老奴一时失言!”>
“起来吧——”>
秦皇看了眼蒙恬,继而厉声说道:“这个王贲!打仗不失为一名好将,只是连君臣间这点小事,他都需要寡人给他提点清楚吗?”>
老宦官连忙说道:“是老奴愚钝,应该提醒下中令大人,将此事与陛下择清关系的。”>
秦皇鲜见的叹了口气,感慨道:“若是蒙毅在就好了。”>
“爱卿,蒙毅还是没有消息吗?”>
蒙恬走上前去,脸色平静道:“回陛下,一直在派人寻找,只是仍旧没有消息。”>
蒙毅乃是蒙恬之弟,骁勇善战,素得秦皇喜爱,只是长平之战后,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爱卿不必多忧,蒙毅为人勇武机灵,赵人谁能动他?只不过他生性洒脱不羁,想必是又去哪儿游猎了,不日将还。”秦皇语调缓和了不少。>
“但愿如此。”>
秦皇看着身前的滔滔海水,询问道:“对了,那个小将是谁?查清楚了吗?”>
“回陛下,他乃杨端和之子,杨青帝是也。”>
“杨端和……”>
秦皇念着这三个字,目光掠向远方,似是陷入了对往昔的追忆。>
“那是周赧王五十六年的事情了,杨端和率轻骑弩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女魔头负了我
这个剑修太卷了
王牌校草别惹我
金山蝴蝶
幽游三国
直播:开局就是医道圣手
万象独生
冷医难为妃
玉人来
庶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