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叛而复降(1/2)
书籍真正大规模传播的时候,还是得要等到两百多年之后的宋朝。>
像燕军这样,拿到书籍之后没有私藏,反而直接下发到了军营当中……>
岳岩根本想不出来,还能有这种操作。>
但这很快也激发了他无穷的斗志。>
他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快要摸到,燕军和唐军之所以不同的缘故了。>
……>
岳言最终还是同意教这些大字不识的军卒读书识字,并且分文不取,但对于整个燕军来说,这终究还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这些新军中的一些人,每日又增加了新的功课时,一直以来都负责在太原城外周围查探的燕军斥候,也同样在太原城外终于见到了传闻当中一直都在随时准备南下的唐军旗帜。>
至德二年五月十七,一直以来都盘踞在云中城的唐军联军终于动身,万余唐军加近万由回纥、铁勒、以及少数突厥骑兵所组成的联军浩浩荡荡南下,目标直指河东道的中枢城市——太原城。>
唐军虽声势浩大,但太原城内的众人心中早已有准备,真正让太原城内众人惊慌失措的,而是几乎就在唐军南下的同时,从太原城东面所传递过来的另一则消息。>
自从太原城破便率军返回河北的史思明部,在一路磨磨蹭蹭,缓慢行军之后,终于在至德二年五月十三通过井陉口来到了真定,并在至德二年五月十四,誓师叛燕降唐。>
唐军使者亲自为史思明授符印,当着三军的面宣读圣旨,加封其为范阳节度使,范阳郡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位列宰辅!>
当天,史思明接过符印,立刻分兵三路,其子史朝义领兵一万返回范阳城,整顿老家范阳的政务,坐镇大后方;牛廷玠领兵两万,自真定领军南下,一路所过州县皆望风而降,兵锋直逼黄河北岸。>
史思明则亲自率领嫡系精锐三万人马,自真定折返西进,速度要比返回河北时快了不止一倍。>
如今大军已完全通过井陉到达寿阳,前锋更是距离太原城仅有一百余里。>
一时间,太原城上下震动不已。>
像高尚这样的人,虽然心中早就清楚,如今安庆绪和史思明不和,两人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战来得如此之快。>
史思明这种叛而又降的戏码居然玩得如此果断,在太原城最为虚弱的时候倒戈。>
简直就是要把太原城往死里整。>
虽然史思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乃是大逆,将那些并不是自己的嫡系人马统统分了出去,自己只带了能够完全忠于自己的嫡系,人数要比之前围攻太原时稍少一些。>
可即便如此,那也仍然有整整三万人马!>
而且这些人不止对史思明忠心耿耿,同样也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军规军纪这些暂且不提,能征善战这四个字绝对是符合的。>
“都慌个什么!史思明即便是不来,朕也要取他狗头。如今他竟然亲自敢把头颅送到朕的眼前,正好免了朕千里迢迢再去一趟范阳!”>
“不过就是区区三万人马就把你们吓成这样,朕还活着呢!”>
“李卿家、安卿家、你二人亲自带人给我下到军营里,如果有人敢在军营里散播谣言,扰乱我军士气,可以给朕就地格杀!”>
“武镇抚,你手下的人也是同理。如果有人敢在城内散播谣言,可以给朕直接拿下,反抗者杀无赦!”>
“把朕的龙旗插在城头之上,告诉太原内外,朕就在太原!与太原百姓同进同退!”>
“都给朕滚!如果再让朕发现有人玩忽职守,休要怪朕到时候不讲情面!”>
“臣/奴婢,遵旨……”>
众人再一次被安庆绪骂了个狗血喷头,但非但没有人心中有任何不满之情,反而许多人在心中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毕竟安庆绪还在太原城。>
皇帝还在,那他们还担心个锤子?>
哪怕到时候是城破了,大不了把皇帝绑了送去唐军营地里邀功就是了。>
怎么着也能免自己一条死罪。>
众人低着头拱着手,弯腰一个接着一个后退出了大殿,只剩下原本站在殿上的几名军中将领还没有离开。>
安庆绪刚刚那些话只是平定太原城内现在百官的心思,该要准备守城事宜的事还要准备。>
招了招手,几名宦侍从大殿内侧抬着一个四四方方,沉重异常的长桌子走进了大殿。>
这自然便是沙盘。>
安庆绪前段时间拒不接见朝臣,除了是在等待武曲对太原城内民心向背的调查以外,也并非是全然没有干正事。>
太原官府,对于太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版小姐我要了!
最强逆袭
妻子的欲望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神医弃妃
恐怖屋:我的员工都是大凶之物
兵锋无双
四合院之我当科长那几年
无形之罪
奸臣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