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这诗魁,我拿定了(1/2)
九九重阳,这是两个最大的阳数“九”,在一年内唯一的一次相遇,因此谓之重阳。>
登高祈福,赏秋赋诗,观菊饮酒,是这一天的主题。>
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的就是重阳节。>
南康府,丹阳县东南五里,大泽畔的鸿鹄楼上。>
秋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天高气爽,宾朋满座,众宾客频频举杯,把盏言欢。>
郡主自然坐在主位,依然秀丽端庄,一言一行,一顾一盼,还是如此的大方得体。>
坐在郡主左首的,是一位穿紫袍的官员,五十余岁年纪,满面和煦,频频向下方举杯致意,正是江南太守林大人。>
林大人的旁边,是被白小也敲了三百两银子的南康知府,身穿绯袍,正与周围的几名儒生士子热烈地说着什么。>
而坐在郡主右首的,则是一位着青袍的清癯大儒,虽然年过六旬,但依然精神矍铄。>
此刻,正与郡主轻笑交谈,看位次以及郡主对他的态度,此人绝非等闲。>
主座下方,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桌案,排布在大厅两侧。>
江南各府县有点名气的士子、骚客,俱列坐其中,或相互寒暄,彬彬有礼,或举杯共饮,热切攀谈。>
白小也坐在角落不太起眼的位置,看着眼前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交织成的一幕幕情景。>
虽然自己没有社交恐惧症,但确实不太喜欢这种场合。>
这和后世上流社会的各种酒会,有什么区别?>
一个个带着假面,兮兮焉,戚戚焉,相互吹捧,来往恭维。>
表面上说的比谁都好听,还不就是那么回事。>
因为没几个人认识,故而也就无人找自己攀谈、对饮。>
独身一旁,反而倒是落得个轻松自在。>
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森林中的鸟都是灰色的,其中有一只鸟,也是灰色的。>
这是描写内心孤独感的高明之作。>
恰好应了今天这景,在这种场合下,不允许你有任何特异另类之处,不然,马上就会被千夫所指。>
白小也却并没有感到孤独,只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已。>
因为他根本没心思孤独,又过去十多天了,玉佩依然没有任何线索。>
自己的修行大道,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开始,实在是焦急啊。>
酒菜差不多了,小厮们撤下杯盘,换上茶席。>
郡主向左右示意一下,缓缓起身,朗声道:“今日恰逢重阳佳节,众位高朋胜友亲临捧场,本郡主心怀畅慰。”>
“我江南大地,自古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俊士高才,更是不胜枚举。”>
“故此,请群公各洒文思,情倾诗才。”>
接着又说道:“佳诗妙句,自当摘录结集,以供传唱。”>
“此外,本郡主精心挑选三件清雅玩器,赠与诗赋最佳者。”>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聒噪起来。>
“方兄,郡主赠的玩器,肯定价值不凡啊。怎么样,准备了吗?”>
“张兄,听闻这几日,你大门都不出,整日在家中吟诗,看来是有备而来啊。”>
“曹兄,南康城谁不知道老兄的诗才,看来这郡主赏赐,非老兄莫属啊。”>
这位口中的曹兄,名叫曹士杰,南康贡生,号称南康第一才子,素来享有诗名。>
此时,就坐在白小也前方不远处,听到有人恭维自己,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
曹士杰心里在想,真是一群俗人。>
郡主赏赐尽管价值不菲,但能在诗会上露脸,得到太守、知府,以及众多大儒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就会在未来的乡试中,占据重要的先机。>
而且,能够得到结集传唱,则更会扬名万里,被人称颂。>
想到自己独得头筹,大作赫然出现在《鸿鹄楼诗集》的头一篇,诗后更有多位大儒的赞叹与点评。>
曹士杰有些激动,端着茶杯的手不自禁地轻轻抖了起来。>
这时,主座上那位清癯大儒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笑容可掬说道:“请众位士子俊才赋诗,老朽以及郡主,并江南太守、南康知府两位大人一起,来给众人做评判。”>
此言方落,底下又是一片议论,有的士子连忙展示自己的见多识广。>
“这是青霭书院的山长大人,没想到他老人家也过来了,有他老人家在,应该会是公平的评判。”>
青霭书院,大安四大书院之一,位于丹阳县城东北边的丹华山脉中,因背靠主峰青霭峰而得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关东参王
疯狂建村令
太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
护国龙王叶九州苏幼薇
奥特曼之最强怪兽
无量天仙
无限死亡游戏
仙魂斗战
老婆,我只爱你
九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