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帐中对(1/2)
与此同时,大帐内。
李世民坐在御案后面看着奏折,不时皱起眉头。
没办法,大唐初立,百废俱兴,这世间有着太多事情,都等着他这个大唐第一话事人做出裁决。
世人都说隋朝像个草台班子,就如同秦朝之于汉朝一样,很多东西都是前朝创立,后朝完善。
在李世民眼中,大唐同样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草台班子。
很多东西,不是他不想变,而是没法变。
就拿这用人来说,他当然也很想用自己的心腹旧臣,可全天下那么大,那些人不过是从隋臣变成了唐臣。
名义上变了,实际的影响力可从未变过。
一上来就这么“伤筋动骨”那便是取死之道。
只能徐徐图之。
因此,他才接受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指点,将隋朝的那些旧势力接纳下来,暂时按兵不动。
再说科举这东西,李世民也知道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有些自欺欺人,但有了总比没有好。
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说真的,每日与其阅读这些奏折,还不如让他骑马持弓,纵横沙场的。
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才终于明白,自家认的那位“老子”,为何会说“治国如烹小鲜”的意思了。
终究是急不得的。
又看了几封奏折,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扔到了一边,旋即看了桌子上香炉里的檀香。
已经烧到了尾端,眼看着就要烧完了。
“只是不知,这一次围猎,魁首究竟花落谁家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
他历来对于与皇女联姻的事情是有些抵触的。
不说远的,就说前面那个隋朝,杨家的姻亲还少吗?
可最后关头,又有多少人站在旧主那边呢?
杨家的后宫,归了太上皇,杨家的旧臣,换了衣裳,站在了太极殿前面。
联姻?
血脉相连的父子兄弟都靠不住,联姻又能做什么?
可他依然需要这样做,关陇集团,山东士族,秦王府的功臣们,以及江南文官,隋朝遗臣,甚至于宗室皇亲……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从中斡旋,平衡。
这尚书省「原本由长孙无忌控制」,中书省『由房玄龄领衔,与山东士族形成对峙之势』,门下省「由魏征主导,主打风闻言事,监察百官」。
些年,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终于让这三省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制衡之势。
眼下,随着魏征出使突厥,门下省的力量呈现出空前的虚弱。
这个时候,有心人便将手伸了过来。
方才那边便有许多奏折,振振有词地希望李世民能重新挑选门下省的主官。
“玄成啊,玄成『魏征的字』!你不在朕身边,朕才知你何其重要!”
李世民脸上带着苦笑。
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与魏征之间的唇枪舌剑,不管是真的也好,还是眼给别人看也罢,终究让他受益匪浅。
只是在魏征出使之前,李世民与其已经有了默契,魏征平安落地,不再充当叛臣的领袖。
那么门下省自然是要重新选择一个可靠的人的……
他看着角落里,安安静静在那边整理文档的马周,嘴角不由自主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个人可以,同时也是魏小子推荐过来的,算是魏征一脉的门人。
可很快,李世民便摇了摇头。
魏征在朝堂上喷这个,骂那个,是因为人家资历摆在那里,别人就算心中不服,也只能憋着。
可眼下这人却太过年轻,让他去门下省怕是难以服众,还是在朕身边多历练几年吧。
事实上,李世民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让马周务实而不务虚。
想着他总有一天,可以成为萧何张良式的人物。
这是李世民对这个年轻人的期许。
李世民走到马周身边,笑呵呵地问道:
“眼下马上围猎就结束了,你就不担心你那恩主的成绩如何?”
闻言,马周连忙起身行礼道:
“魏县男对微臣有知遇之恩,顶多算作恩公,陛下才是微臣的恩主。”
“呵,瞧瞧,这才几天,就学会了那小子的油嘴滑舌,行了,这里没有谏议大夫,没人会找你的麻烦!说说,你觉得魏叔玉此次能夺下魁首吗?”
李世民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脸上带着一抹轻笑。
似乎在说,你那点把戏,还想骗朕?
“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魏县男此次,怕是要垫底了……”马周笑道。
“哦?”
听到这话,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
“这小子虽说弓马样样稀松,可是脑子还挺好使的啊,总不至于垫底吧?他想干嘛?藏拙?”
李世民脸上不怒自威,话语间带着帝王的威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布衣
末日战神
辅助自救指南
辅助自救指南
神豪:相亲被鄙视,我反手抽奖百亿
重生之完美姐夫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剑狱
那年花开1995
极品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