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4章 老乡回乡投资政策(1/2)

杨文也总算是第一次对全县的基础调研结束。

第二天。

在杨文和周诚文的商议之下,召开了常务会议。

周诚文、白青枫、杨天厉、方君彦等 个常委都是纷纷来到会议室里面。

“关于我们梧海县的各方面情况,我这段日子已经是初步调研完毕,经过调研我发现了经济发展这一块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个是支柱产业单一,另外那就是随着稀土的限量开采导致我们县的经济开始一蹶不振,我们不能任由这样子下去,得想办法进行经济转型和升级!”

“如果这样子下去,未来我们的财政赤字将会越来越大,最后不堪重负!”杨文沉声道。

“杨县长,你说的问题我们都很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吗?”周诚文率先开口问道。

“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都离不开钱,离不开税收!想着从稀土方面做文章显然不现实。”

“因为减产,这个支柱产业在未来甚至会变成不是支柱产业。”

“所以我们得招商引资上下手,吸引更多更大的企业进驻我们梧海县,等我们的经济有所好转,再考虑产业升级和转型,甚至打造开发区!”杨文开口道。

众人听到这里,微微失望。欞魊尛裞

说实话众人还以为杨文会有什么好主意,没有想到只是靠招商引资?

“杨县长,招商引资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是在努力的去做,可是我们县最好的资源那就是稀土,稀土没了,我们县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以让外地的大企业进来投资!”“一个是我们没有钱建造开发区,第二个市里面给予我们的资金支持也有限。”

“那些大企业凭什么会选择来我们县投资,这是一个让我们这几年非常头疼的问题。”副书记白青枫微微摇头道。

说白了,你拿不出相应的好资源,好政策,人家凭什么来?

图你们这里穷山恶水吗?

再说了。

好的政策,也是需要钱啊!

比如弄个开发区,免费给人家地皮,免费给人家盖厂房,甚至当地给予贷款方面的极大优惠。

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钱啊。

就单单建造一个开发区,就不知道要砸入多少钱。

现在他们还倒欠十几亿,每年财政支出又那么大,哪来的钱?

“白书记说的并无道理,本来我们就连续几年赤字,如果我们缩减公共开支、民生开支、那么甚至很多单位的工资都不一定能发得出!关于教育、医疗等等也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杨天厉缓缓开口道。

说来说去,那就是没有钱!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地方,没有什么吸引力,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不想来你这里投资。

“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都懂,我们现在的确是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去吸引一些大企业进来投资建厂!”

“但我们也不能放任这样子下去,我们从自身不利的情况之下,可以想想我们其它的优势嘛!”

“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碧江市、我们梧海县应该是人才济济,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老板应该不少。”

“我们是否可以跟这些走出去的老板打打感情牌,劝他们回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添一把力!我相信人对自己的老家绝对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建议是推出一个【老乡回乡投资政策】!”

“可以给予一定的免税和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地皮上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地方贷款优惠政策,说不定可以吸引一批老乡老板们回来投资。”杨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

说实话,这个做法在他们眼里算不算什么好办法。

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罢了。

那些走出去的老板,哪一个不是人精?

为什么人家在外面发展不回来投资?

说白了,地方越大,平台越大,机会越大!

小地方永远都是有着局限性!

“这倒是一个办法,如果有比较大的企业进驻,给予税收、贷款、还有地皮等优惠政策的话,我是同意的。”周诚文第一个表态。

在他眼里,只要杨文不打缩减公共开支还有民生开支等的主意,他基本都不会反对。

毕竟人家初来乍到,怎么说也是主管经济的,刚来了不弄点动静怎么行?

但是在他眼里,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不过他也不会说出来,就让对方折腾去吧!

不提钱,什么都好说。

看到周诚文表态,白青枫自然也是跟上:”我也同意!”

“杨县长说的对,我们县走出去的大老板应该还是有一些的,就算争取不到大老板,争取一些中小老板回来投资也是一件好事。”

“我也支持!”杨天厉也是做出表态。

很快,众人都是纷纷表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餐馆通万界?我赚十个亿很合理吧 太古帝王经 盛少夺爱:晚安小萌妻 飞越泡沫时代 宋睿苏白芷 绝地追杀 新明史 陆太太的甜婚日常 地球观察者 禁宠,一等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