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震惊东汉第一拳(1/2)
卢植一句话说完,现场众人顿时议论不已。
卢植这是主动认输了。
三坟五典经学派在这一点上有明确的态度——【天子至尊而无敌,故无亲迎之礼】。
卢植首先就占据了这个论点,表示自己站在左传的立场上,认为天子乃天下至尊,结婚也没有亲迎之礼。
那么与之站在对立面上的论点自然是天子有亲迎之礼。
而这,是公羊传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的观点,是一整个今文经学派在礼制这一问题上的统合观点。
【自天子至庶人娶,皆当亲迎】。
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的争端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天子礼”的环节。
今文经学派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在至关重要的东汉帝国宪法、也就是【礼】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拿出一个让汉皇室满意的结论。
今文经学派传承的是秦代幸存的老儒生们口口相传的儒家文献,其中多有缺漏、疑点,他们勉强所认可的《仪礼》又是卿大夫礼、士人礼,唯独不是天子礼。
周礼之中,关于天子专用的礼仪,是什么样的呢?
众说纷纭。
没有详细的记载,人们只能从古代典籍中找寻天子礼的蛛丝马迹,为此又产生了诸多争议。
今文经学派没办法,为了巩固地位,于是搞出了一个“推士人礼以至天子”的观念,也就是想要把天子礼和士人礼统一起来,最多加点零星的点缀,而不超脱《仪礼》的范畴。
对于今文学派来说,这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对于汉皇室来说,就不太爽了。
正如刘邦所表示的那样,我当皇帝,为的是爽,是为了成为天下至尊,是为了无与伦比的尊荣。
不是为了和你们一样。
我没当皇帝的时候用和你们一样的礼仪,当了皇帝还用和你们一样的礼仪,那我他妈的不是他妈的白当这个皇帝了吗?
这能忍?
历代汉帝为了这个问题多次和大臣商讨,今文学派却始终拿不出一个让汉皇室满意的结果。
汉皇室和今文经学派最大的分歧点之一就在这里,而这也成为古文经学派逆袭上位的一个关键点。
他们推出了一本打着周公旗号窜出来的《周官礼》来和《仪礼》打擂台。
他们的观点就是,天子至高无上,不能用士人礼来限制天子,天子应该有属于天子的最尊荣的一切。
其中,在天子成婚是否需要亲自迎接新娘的问题上,他们就和今文学派直接怼上了。
天子是无敌之人,天下只有一个,无敌之人结婚,怎么需要亲迎呢?
没这个道理!
《周官礼》也就此成为古文经学派向东汉皇室交出的投名状,由此颇受东汉历代皇帝的青睐。
卢植站在这个论点上询问袁树是否认同,如果袁树说认同,自然不需要继续辩论下去,这个议题可以就此而过,就当没发生过,要是袁树不认可,那就必然会有一场龙争虎斗。
且卢植大占上风。
说真的,如果这个时代是汉明帝、章帝、和帝的时代,袁树还真不敢就这个问题和卢植对喷,因为那个时候东汉皇权还在走上坡路,还挺强的。
但是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皇帝走马观花似的换,一茬一茬的就和割韭菜一样,死一个换一个,皇帝威严大大下降,天子尊荣不再。
好不容易出个刘志,干翻外戚、限制宦官,大振皇权,似乎东汉帝国的皇帝就要支楞起来了,结果刘志也走到了生命的末期。
接下来,就是远远不如刘志的汉灵帝刘宏了,刘宏之后,就是汉中央权威全面崩塌的时代。
崩塌不是一日速成的,必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多方博弈之后的结果。
而眼下,东汉帝国正处在皇帝威严丧失、皇帝神圣性下降的过程之中。
皇权依旧、皇帝不再。
这个时候讨论天子礼,颇有一种孔老夫子克己复礼的感觉,有一种保皇党的既视感,在袁树看来就颇为搞笑。
所以,顺着时代的大势,袁树还真不会怕了他。
而且在这个“礼”的问题上,也是袁树少有的对今文学派比较欣赏的地方。
现在的今文学派虽然都是一群虫豸,但是这群虫豸的大前辈还是有点种的。
他们十分大胆,把士人礼给天子用,实际上就是要把天子的权力给限制住,再搭配之后提出的“天囚”理论,就是一整套限制皇帝、皇权的组合拳。
他们似乎压根儿就没有打算专门搞个天子礼来给汉天子用,他们还是坚持那一套“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想法,没想着彻底跪下来做皇帝的奴才。
可惜他们拳术不精,打拳没打成功,不仅没把皇帝打成熊猫眼,反而被皇帝摁在地上使劲儿摩擦,还为此失去了自己的命根子。
袁树对此颇感遗憾。
正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骸骨武士
绝品家丁
大唐:开局揍了偷土豆的李二
精灵之大航海时代
上邪
阎王溺爱:孟婆追夫记
萌宝来袭:总裁爹地有点坏
诡歌
画风微妙的怪物猎人
人不风流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