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6章:安全起见(2/3)

徐州这块地对比武朝辉煌时期,缺失了北边的琅琊国和东莞郡,但彭城和沛郡两郡的西边囊括了豫州部分土地,因此梁萧治下的荒田反而多了起来,正好物尽其用。

梁萧治下的三郡,税赋相同,远低于其他州郡,百姓也因此感恩戴德。

这片土地的人力是如此的卑贱,以至于作为上位者的梁萧仅仅只靠同行衬托,免除了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再稍微减免各种杂税,三郡百姓便感激涕零,争相献上万民伞,生怕他将来调任而离开三郡。

百姓爱屋及乌,就连三位郡丞也收到了万民伞。

梁萧当然明白其中门道,甚至本质,可惜如今三郡的财力有限,他也不得不优先把大部分钱财投入本郡的军备和作物生产,能让利给百姓的幅度有限。

即便如此,徐州三郡已足够吊打当世各国各州各郡,这是典型的有对比才有伤害。

屯民每成功开垦一亩农田,根据垦荒的难度,能收到五到十枚铜钱的额外补贴,梁萧仅凭这一点,就足够让百姓欢天喜地。

因为这一带以平原居多,其实许多无主荒田只需要翻一遍土就能耕种。

最早报名的那一批屯民,每人平均垦荒超过百亩,平均每人大概得到了六百钱的额外补贴,让他们第一次尝到了甜头。

按理,一个人甚至一户人是很难耕作一百亩农田的,不过江南过来的三十万百姓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几百万亩已开垦的农田分配给屯民居然还有点不够!

受到梁萧的启发,东海郡太守秦牧,下邳郡太守闻人喜,也开始减免赋税,并号召屯田,只是他们没有梁萧那么多的优惠,毕竟梁萧可以靠白糖和书籍创收。

即便如此,两位太守也备受百姓好评。

秦牧和闻人喜也难得收了一回万民伞。

不需要政治作秀,也不需要派人暗示,此伞完全是民众自发推出代表,替大家送来的。

此事也让闻人喜多了几分支持梁萧的底气。

不过碍于当今朝野形势,闻人氏还是不敢公开支持梁萧,而是暗地里为梁萧行各种方便,比如暗中为梁萧推荐合适的兵源户口,提供江南江北各家商队在下邳的路线和具体经商信息。

右贤王惨败于梁萧之手,也知耻而后勇,重读兵书,并全面分析战败原因,重新整顿部队。

与此同时,匈奴单于亲自出面,征募匈奴精锐,组建重骑兵与轻骑兵,以提振全国士气。

西秦暗中厉兵秣马,意图不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