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4章 酿酒之法,许攸献计(1/2)

刘协想要酿造的当然是日后的白酒,这种烈酒甚至可以说是蒸馏酒的一种象征。

现在汉朝的酒,多是以果实谷类酿成的色酒,没有经过蒸馏度数较低。

其实刘协自己也不清楚酿造蒸馏酒的具体过程,但是他能讲出个大概。

“贾爱卿,你就这样传话给酿酒的工匠,让他们将酿制好的酒进行加热,上面放一个圆盖,最好是瓷器、青铜器这种,之后收集酒气使其冷却,最后得到盖子上的酒液,如果得到的酒液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那么就成功了”

“让他们尝试造出一个方便点的器具最好。”

刘协说的一脸认真,但贾诩却听的一知半解,显然这种蒸馏法对于他而言,还是有些难以理解。

“怎么,朕说的还是不明白吗?”刘协皱了一下眉头。

贾诩身体一震,忙道:“没有,没有,陛下说的很清楚,臣定会如实转述。”

“那就好,告诉他们,多多尝试,要是能成功,朕重重有赏。”

“臣遵命。”

贾诩咽了口唾沫,看着刘协一脸期待的表情,心里默默祈祷那些酿酒工匠听了以后能成功吧。

......

在刘协为财政发愁,辛苦研究白酒的时候。

一个信使携带密信从兖州往冀州而去。

几天后,这信使来到了渤海郡官署,这封密信辗转反侧,交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手里。

此人身高约莫八尺,面如贯玉、龙眉细目、身长貌伟,行步有威,一看便是久居高位之人。

他姓袁名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也是现在刘协比较担忧的大敌。

“这是何人送来的信呐。”袁绍接过密信,淡淡的问了一句。

送信的兵士抱拳回应道:“禀主公,是从兖州送来的,信使自称是山阳太守袁遗的部将。”

“是他...”袁绍呢喃了一句,随后拆开信封看了几眼,扑哧一笑:

“我当何事呢,我这个堂兄,是来找我求援来了啊,此事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袁绍摇了摇头,随意的将信件丢到一旁,拿起手边的茶杯一饮而尽。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张邈被封为兖州牧,一点点占据兖州后,让袁遗感受到了危机,所以发信请袁绍能够发兵相助。

虽然袁绍只是一个渤海太守,但是他的势力可不是王匡等辈能够比拟的。

手下不仅良将、谋士众多,而且深得名望,很多百姓都愿意主动参军。

势力甚至超过了其上司,冀州刺史韩馥。

士兵犹豫的问道:“主公,那信使该任何回复呢。”

袁绍本想叫士兵回绝,但是转念一想,如此行径未免被天下人指责不顾兄弟之情,于是话到嘴边改口道:

“你先让他等一等吧,待我考虑好之后给他一个答复。”

“诺。”

士兵下去以后,袁绍开始拿起信件皱眉思考,正当袁绍纠结的时候,堂内传来一道声音。

“主公因何事发愁啊,不知在下能否为主公解忧。”

袁绍抬首望去,大堂走进来一个文士,身高七尺八,倒也算得上是相貌端正,只是脸型有些偏长,眉宇间透着一丝倨傲。

“哈哈,是许攸啊,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事为难,正好听听你的看法。”

袁绍看见对方眉头舒展开来,对方是他的帐下谋士许攸,字子远。

是袁绍日后的四大谋士之一,颇有才学。

“主公但讲无妨。”许攸淡淡的回应了一句,负手而立。

袁绍将信递了过去,叹了口气道:“我的堂兄袁遗,此刻正在兖州境内出任山阳太守,但是现在的兖州你也知道,天子封张邈为兖州牧。”

“他吞并了东郡、济北等地,如今兵锋正胜,袁遗觉得很快张邈就要对他动手,因此踌躇不安,请我发兵相助,言语近乎恳求,我若不救世人难免说我不顾兄弟之情,可发兵相助的话....”

袁绍没有说接下来的话,他这里想说的是,发兵相助的话完全没有任何好处。

许攸看完信想了想,道:“主公,在下建议现在不要发兵相助。”

“为什么。”

“主公请想,山阳与渤海两地相隔数百里,张邈此时还尚未进攻山阳郡,如果主公现在发兵,张邈顾及主公的威名,一定不敢在进攻,那我们一来一回就是在图耗钱粮,对主公没有半点益处,因此现在不宜发兵。”

袁绍闻言看了许攸一眼,沉默了一会后,道:“许攸,你说现在不能发兵,是想让我等张邈进攻山阳郡的时候在发兵相助是吗?”

许攸眼中闪过一抹阴冷,沉声道:

“主公英明,但也不全对,在下有一计,张邈进攻山阳郡的时候,我们是该发兵,但不是阻击张邈,而是在借道前往兖州途中,反攻韩馥,杀他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冀州。”

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官涯无悔 七零:万人嫌夫妇,大院发癫 你好,沈总 愿望游戏 捡到一个黑暗密武世界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我有百分百成功率 宗门洗剑三十年,出关天下无敌 超能学神:知识改变命运[快穿] 修罗神尊陈纵横任婕蓝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