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常山子龙,思乡情怯!(1/2)
常山郡作为冀州的治所所在,拥有的兵甲数量和战斗力本来应该十分强大。
但是,在冀州黄巾爆发之初,张角曾率领十余万黄巾兵临常山郡,将冀州刺史亲手斩杀于城门楼之上。
上万冀州汉军精锐同样惨遭屠杀,鲜红的鲜血流遍了常山郡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冀州黄巾主力先后灭亡,活动在常山郡一带的黄巾贼匪不过万余。
而且在汉军官兵的连续绞杀之下,以及地方性氏族的支持下,这支黄巾贼匪已经濒临灭亡。
被赶到常山郡真定、九门两县一带的黄巾军,离着下曲阳之地不过百里之远,高临大军数日便能赶到。
常山郡的黄巾贼匪,很可能就是高临在冀州建立的最后一份功勋了。
冀州黄巾主力已然平定,接下来的高临便是安静的等待着朝廷的论功行赏。
至于朝廷接下来的调兵指令,高临无法知晓,只能做好相应的万全准备。
中平元年七月二十,冀州常山郡真定县城北部十多里地。.ξgyuxt.e
一名身着白衣的俊秀少年,率领数十骑轻骑遥望着南方的真定县城。
“少族长,前面就是真定县城了,常山郡剩余的黄巾贼匪有近半都在城中。”
白衣少年旁侧的老翁指了指眼前的低矮城墙,低声说道。
“嗯!我知道了,只是这真定城墙虽然矮小,却仍旧是一座坚城。
咱们的赵家军在野外战斗力颇强,但若是进行攻城战的话,恐怕就难以取胜了。
孟老翁,你说咱们该想个什么法子,才能让这几千黄巾贼匪出城呢?”
老翁闻言,当即摸了摸发白的胡须,说道:“少族长无需多虑,这真定县城人口不过万余。
城中存粮更是极少,数千黄巾匪贼不消数日就会将其食之殆尽。
届时,黄巾贼匪定然会军心涣散,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了。”
战马上的白衣少年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孟老翁说的极是。
这真定县城不过只是一座小城,数千大军的粮草损耗肯定是担待不起的。
既然如此,那咱们赵家军就在城北安营扎寨,养精蓄锐吧!”
“喏!”
白发老翁当即称是,去执行自家少族长的下达的指令了。
“真定县城,我一定会把你拿下!”
白衣少年手中长枪虚指,口中不禁喃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急行军数日之久的飞度军也来到了常山郡辖区。
四千精锐之师如同一头饿虎,朝着真定和九门两县的黄巾猛然扑来。
位于九门县城的五千黄巾,已然被常山郡的汉军官兵团团围困在一片孤山之上。
只是,由于汉军官兵人数并不多,很难支撑其发动攻山之战。
因此,六千汉军官兵只能将这支黄巾贼匪围困住,等待着卢中郎将援军的到达。
而作为卢中郎将帐下的先锋军,高临的飞度军自然是第一个到达了九门。
“末将参见高大人!”
高临大军刚靠近孤山外围,这支汉军官兵的领兵将领便亲自出来迎接。
现如今,少年将军高临的名号在冀州可谓是人尽皆知。
至少在安平郡、巨鹿郡以及附近的常山郡等地,不论是汉军官兵,还是黄巾贼匪都对这个名字感到无比的震撼!
也因此,此间的汉军领兵将领没有任何地头蛇的思想,对高临那是极为尊敬。
在任何一个时代,军队之中最受人尊敬的,肯定都是自身能力过硬,实打实建立不朽功业之人。
高临建立的功绩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难以想象。
只是,高临行事素来谨小慎微,不敢在外人面前托大。
“高临见过将军!”
一步跳跃到马下,高临朝着眼前的汉军将领同样回敬了一个军礼。
他们二人的军职相差不大,各自领兵数量也相差不多。
甚至于高临的军职还比不上此间的将领,因此他没有任何理由故作姿态。
“高大人客气了,末将不敢当!”
那领兵将领显然也没有想到,高临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脾性。
相反,高临竟然特意下马,朝他行拜了一个军礼。
“你我二人都是军人,这些繁文缛节就没有必要了。
高临此次前来常山郡的目的,想必将军应该也知道。
所以,还请将军将这孤山上的黄巾贼匪详情,尽可能的告知给我。
早一日平定黄巾叛贼,咱们这些弟兄们也能早一日回归故里!
我想,将军应该也有些日子,没有见到自家妻儿父母了吧?”
高临并不打算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直接将话题转到黄巾贼匪的身上。
“高大人说的是,末将自黄巾叛乱爆发以来,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看望家中的父母和妻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名门嫡秀
官界
我劝你不要太极端
宦海情途:恋上美女下属
窥秘:我的美女邻居
我养大的佞臣变忠犬了
无温之地
元武记
她是剑修
牧龙师漫画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