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君王篇之鲁昭公(续4)(7/8)

逐末的做法。

需要说明的是,像鲁昭公这样对待文化的人从来就不在少数。他们简单地以为,礼就是出席各种场合懂规矩,不丢份儿,乐就是有点音乐才艺,能演奏乐器,会唱歌。其实,这些想法是非常肤浅的。孔子就曾感慨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礼难道就仅仅是指用来送礼的玉和帛吗?音乐难道就是会撞钟会敲鼓吗?玉帛只是用来表达敬意的礼物,不是礼本身,礼的核心精神是“敬”,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心存敬畏”。钟鼓是乐器,不是音乐本身,音乐的核心理念是“和”,即协调各种关系,使之和谐、优美。这才是礼乐文化的实质。若不把握这个精髓,学礼也好,学乐也罢,就难免学成鲁昭公那样,光知道学“术”,不懂得悟“道”。

参考资料

·1.《史记索隐》:系本作“稠”。

·2.《史记集解》徐广曰:“裯,一作‘袑’。”

·3.《史记集解》服虔曰:“胡,归姓之国也。齐,谥也。”

·4.《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巳,卒,毁也。

·5.《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

·6.《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7.《史记索隐》:鲁大夫叔孙豹也,宣伯乔如之弟。

·8.《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9.《史记集解》杜预曰:“季平子、郈昭伯二家相近,故斗鸡。”

·10.《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

·11.《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於鄪,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

·12.《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子家驹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

·13.《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

·14.《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於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後悔,乃止。

·15.《史记集解》贾逵曰:“申丰、汝贾,鲁大夫。”

·16.《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申丰、汝贾许齐臣高龁、子将粟五千庾。子将言於齐侯曰:“群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原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17.《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於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乾侯。

·18.《史记集解》服虔曰:“大夫称‘主’。比公於大夫,故称‘主君’。”

·19.《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

·20.《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晋人止。

·21.《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赐。己未,公薨。

·22.《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三十二年,昭公卒於乾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23.《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

·24.《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

·25.《史记·卷三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美男相公排排坐 沈老师娇娇入怀,季总他肆意沦陷 我,古玩街捡漏,开局十万倍收益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系列(共7册) 全能运动员 大宋神级赘婿 御宠医妃 林轩秦诗诗 汝唤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