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宋后昭公(?—前404年)
宋后昭公,子姓,名德(《史记》作特),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之子继之。昭公请墨子到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楚在惠王、声王时曾两次包围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后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在位65年(前468年—前404年在位)。
前任:养父和堂叔宋景公
继任:子宋悼公
1典故
原文
宋昭公穷途知过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释
出亡:出国逃亡。鄙:边境(边远的地方)所以:原因.发政举事:施政办事。侍御:侍从妃子。被:通“披”,穿着。谄谀:奉承拍马。卒:终于。
译文
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是圣人!’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启示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珰秦,珰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1]
参考资料
1.《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1-21].
本章已完成!
综穿之世界管理者
小道士笔记
贵女反穿日常
太初神瞳
极品龙少
神秘鬼神的新妃:冥媒正娶
零之识
洪荒五气玄微仙
名门私宠:霸道总裁轻轻爱
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