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之宋国(前1040~前286年)(3/5)
有来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都是‘以国为姓‘,可已不详考。《潜夫论·志姓氏》记子姓的宗族,有孔氏、宋氏、皇甫氏、华氏、鱼氏、牛氏、目夷氏、沙氏、成氏、边氏、戎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马氏、乐氏、穆氏等,萧氏则因功建立萧国。依汪继培为《潜夫论》所作笺注,这些姓氏,差不多都可明确其属于宋国内部的宗族系统。这些氏姓,都代表贵族间不同的政治势力,是以血缘为本位的政治体制之显著的特点。与宗族制度相联系。宋国在西周时期采取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轮替,这在西周其实是普遍现象。
4城市发展
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史记·货殖列传》说,“陶、睢阳(即宋城)亦一都会也……彭城亦江东一都会也”。
宋国的主要城市有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西南)[3]、相城(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蒙邑(今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一带)、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西)、丰邑(今徐州市西北部)、吕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等。
商丘(宋城)不仅是宋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宋国头等的商业城市,其规模宏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合作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今商丘市睢阳区考古发现,宋城东垣长近3公里,南垣长3.5公里,西垣长3公里,北垣长3公里(强),周长13公里,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存明代所建归德府城的10倍。据相关材料记载,当时人口约在10万人以上,聚居着本地众多手工业工匠和外地商人,专门设有贸易市场,“百工居肆”,店铺林立,除粮坊、油坊、车市外,还有丝麻织品、木器、漆器、玉器、陶器、鞋、帽等各种货物。政府专设“褚市”(一种官吏名称)管理市场,一派繁荣景象。
陶丘(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原是春秋曹国都城,于鲁哀公八年(前487年)亡于宋人之手。此处,土地平阔,开发较早,“昔尧作于成阳,舜渔于雷泽”(《史记·货殖列传》)人口比较集中,客商云集,店铺鳞次栉比。
彭城(今江苏徐州),获水与泗水两大河流在此汇合,交通发达,南贾苏州,北贾临淄,“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商业也极为繁荣。
这三个都会各相距不过一二百里,其间都有大道和水运相通,“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形成了内则互补、外则通达、三足鼎立的货物集散格局。这一商贸优势,在当时各诸侯国中很是少见。
5国家经济
宋国商业文化的繁荣昌盛,还表现在一批富商大贾的出现及其精明的经营之道。从宋国地域商业发展的历史看,古商国时期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商人王亥,但是商业还基本上依附于农业和畜牧业;到了商代,出现了商业专业户,但还处于“肇牵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的状态。发展到宋国时期,情况有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自备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大商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且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计然。
6国家文学
《商颂》是宋国颂扬其商朝先代的诗,记载了商人的古代传说。
7工艺品
●宋绣
宋绣源于宋国的国都宋城。早在商汤灭夏前,这块土地上就已发展有养蚕、缫丝、刺绣业了。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桀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仅女乐就有3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秀衣裳者”。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汤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妇女日夜赶制“文绣”,用来换取夏人的粮食。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商族的粮食日益增多,国力日渐强盛,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8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9国君世系
谥号中文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备注
宋微子启?前1036年—?为商纣王之兄,周公东征后封于商丘。
宋微仲衍?商王帝乙子,微子启弟
宋公稽稽?微仲子,谥号失传
宋丁公申?宋公稽子
宋前湣公共?丁公子
宋炀公熙?丁公子,湣公弟,自立。
宋厉公鲋祀??—前859年湣公子
宋厘公举28前858年—前831年又称宋僖公。
宋惠公覵31前830年—前800年厉公子
宋哀公1前800年惠公子
宋戴公白34前799年—前766年哀公子
宋武公司空18前765年—前748年戴公子
宋宣公力19前747年—前729年武公子
宋穆公和9前728年—前720年武公子,宣公弟
宋殇公与夷9前719年—前710年宣公子,前711年为华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进化游戏
位面农场主
魂穿流犯废柴嫡女,带崽摆烂躺赢
叶辰张倩婷
剑心仙魔录
从剑道开始
仕途巅峰
诸天幻灭
宿主他想毁灭世界[快穿]
天帝后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