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卫宣公(前718~前700在位)(7/7)
长饯行。”伋子站立舟中,向公子寿推辞说:“君命在身,不敢逗留,吾弟请回。”公子寿乃移槽过舟,斟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与伋子,尚未来得及开言,泪珠儿不觉落在杯中。姬寿擦一把眼泪,对伋子连忙说道:“酒已污矣,待弟换过,兄长再饮不迟。”太子接过酒樽,随即一饮而尽,然后对姬寿说道:“正欲饮我弟之情也。”弟兄两个泪眼相对,彼此劝酬不已,伋子酒量本来不大,不大一会儿,便大醉而卧于舟中。
姬寿就舟中取了伋子的文书和白旄先行,又留下一信与太子曰:“弟已代兄行,望兄长速避,切记,切记。”姬寿急行到莘野,遂弃舟登陆,果然遇到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假强盗。假强盗看见有人从河中登陆,手中持有白旄,一阵唿哨响起,埋伏在附近的贼人蜂拥而至,将公子寿团团包围起来。公子寿挺身喝道:“吾乃卫侯长子,奉命出使齐国,汝等何人,也敢来邀截?”贼人更不答话,不问清红皂白,急忙上来刺杀姬寿,公子姬寿也不辩解,遂引颈受死而亡。再说伋子酒量原浅,一时便醒过酒来,船上不见了公子寿,从人将姬寿的书信呈上,伋子拆而看之,知道弟弟已经代替自己去了莘野,不觉堕泪大哭道:“弟弟为我犯难,我当速行,如若不然,恐误杀我弟矣。”于是,他命令从人奋力划船,一路追赶姬寿,其夜月明如水,伋子心念其弟,目不交睫。等他们追赶到莘野时,贼人尚未散去,太子对贼人说道:“我真伋子,此我弟也,何故杀之?”众贼方知刚才杀错了人,更不多说,上来又将伋子杀掉了,纳其首置于函中,回卫国复命领赏不提。时人作《二子乘舟》以讥讽卫宣公:
二子乘舟去出游,随波飘荡影悠悠。
每一想起弟兄俩,心头涌出无限愁。
二子乘舟去远方,随波飘荡影全光。
每一想起弟兄俩,愿无差驰和祸殃。
再说众贼连夜奔入都城朝歌,提着两位公子的人头见到公子朔,又呈上伋子的白旄,将两位公子先后被杀事情细述一遍,唯恐误杀了公子寿而获罪,心里兀自忐忑不安。谁知一箭射中双雕,正中了公子朔的下怀,公子朔自出金帛,厚赏了众贼,众贼欢喜而散。公子朔入宫来见母亲,对宣姜说道:“不意公子寿载旄先行,被贼人所杀,实乃自陨其命。喜得伋子随后赶到,天教他自吐真名,偿了兄长之命。”宣姜虽然心痛公子寿,却幸喜除掉了太子,拔去眼中之钉,肉中之刺,正是忧喜参半。太子与公子寿遇难的消息很快传遍国内,朝野上下舆论沸沸扬扬,国人对宣公父子指指点点议论不已。卫宣公闻讯,惊得面如土色,又是羞愧,又是心痛公子寿,痛定思悲,不禁泪如雨下,连声叹道:“宣姜误我!宣姜误我!”一面派人前往莘野安葬两位公子,一面传令缉拿杀害两公子的凶手。可是,有姬朔从中作梗和庇护,凶手又哪里能拿得到呢?卫宣公又惊又气,睁眼闭眼都见夷姜、伋子和姬寿一班人在眼前晃悠,哭哭啼啼闹个不休,右公子职、左公子泄等人也不时过来罗唣一番,众人在背后指指戳戳谈论不休。卫宣公又羞又愧,遂忧郁成疾,一病不起,汤药无效,发病半个月,便一命呜呼,时公元前700年十一月十八日,在位凡20年。
伋子与公子寿被害后,莘地的民众感其孝义,遂将弟兄俩的尸体就地分别安葬。伋子被葬于今之山东聊城市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墓前立碑曰:孝伋墓。临近伋子墓的村改名孝伋洼,太子张庄村定名为太子张。公子寿被葬于十八里铺镇田海村。伋子的胞妹闻听两兄长被害,前来莘野寻找兄弟俩的遗体,赶到莘野杜婆村时,不幸患了伤寒病,结果不治而亡,村民就地安葬,当地人称该墓为皇姑坟,杜婆村也改名为妹冢村。卫黔公即位后,将伋子和公子寿的尸骨迁往朝歌安葬,莘野之墓遂成空坟。当地百姓感动于伋子的孝义,每年仍坚持为该墓添土封坟,孝伋墓遂不断增大,占地十亩,高约三丈。而今,太子冢尚存,被当地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卫宣公死后,公子姬朔如愿以偿,登上了卫国君位,是为卫惠公,卫国的第十六任国君。庶兄公子顽心中不服,知道姬朔心胸狭隘,阴险歹毒,害怕在国内遭到姬朔的迫害,就连夜逃奔齐国避难去了。
参考资料
1.《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
2.《左传·桓公十六年》: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
3.朱熹《诗集传》说:“旧说以为宣公纳伋之娶,是为宣姜。生寿及朔。朔与宣姜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
4.《左传·桓公十六年》: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
5.诗经新台.古诗文网.2013-01-01[引用日期2014-01-12].
本章已完成!
昆墟
快穿之:野人宿主总是想暴力开局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腹黑小农女:山里汉子的独宠
蛇王的异世娘子
我真不想搞土嗨啊
我的赶尸女房东
重生之欢喜人生
信用卡球星系统
火影之天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