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名将篇之伍子胥(前559—前484年)(6/8)

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剪除了吴王僚,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

浮尸案

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伍奢与伍尚俱被杀,伍员四处逃亡。

民间对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的传说。伍子胥后来逃到吴国,他胸中始终回荡一股愤懑之气。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相比,吴国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战国策》的作者甚至不屑于提到他。伍子胥来到吴国,掀开了吴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一个弱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振兴。

吴王阖庐,重用伍子胥,国家日趋富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楚国是七国中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吴楚交兵,吴兵攻入楚国国都,几乎灭了楚国,这是楚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叶。吴国向南制服了越国,向北伐齐,大败齐兵,威震天下。

吴国攻破楚国国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倒行逆施”,完全不顾君臣父子之伦理,毅然逃亡,历尽艰险,最终掘墓鞭尸,报仇雪耻。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伍子胥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

吴国的辉煌,仅是昙花一现。阖庐的儿子夫差当政后,重用奸臣伯否,疏远伍子胥。其时越王句践正在卧薪尝胆,一心灭吴,吴国亡在旦夕。伍子胥敏锐地感觉到即将发生的亡国之祸,数次进谏,“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夫差不听,偏信奸臣伯否的谗言,竟然赐刀令伍子胥自刭。

刚烈的伍子胥,刎颈之前,对其舍人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在吴东门之上,我要看一看越寇是如何经此门灭吴的。夫差得知此话大怒,令人用马革裹伍子胥之尸,浮尸江上。卧薪尝胆的句践果然灭了吴国。夫差临死时“掩其面”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吴国人可怜伍子胥之刚烈,为他立祠於太湖边的一个山上,命此山为胥山。一个人的到来可以兴国,一个人之死可以亡国,这就是伍子胥的故事。

端午起源

由于伍子胥尸沈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25]与食粽子。[26]

也因为其忠心为国,却惨遭赐死且沉尸水底,后人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王充《论衡》也说:“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4家族成员

先祖:伍举

父:伍奢

兄:伍尚

子:伍子胥有一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15]

5墓址争议

关于伍子胥的墓地所在,仍存在争议:

一说在江苏吴中:在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西伍相国祠内。伍子胥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助吴王筑城练兵,发愤图强。后被谮自杀。墓封土高约米多,冢以麻石砌成,墓前碑书“吴相国伍公之墓。原墓在特殊时期中被平毁。在苏州建城2500年(1986年)之际,该墓修葺一新,墓家直经3米,高1米,全部花岗岩砌成,周围遍植翠柏青松。还有吴相国伍公鸱夷藏处碑和重建胥山祠记碑等今均无存。近处还有二妃墓、拜将台等古迹。[27]

二说在湖北老河口:根据光绪年《光化县志》记载:“富村乡,安古地方,距城三十,民多大族,为周伍子胥故里。”从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伍子胥死在吴国,但他的坟却在他的家乡光华富村乡。这是何故呢?光化(现改名为老河口)当地的群众流传说:伍员被吴王夫差杀后,故里官宦、士绅、乡亲,将他的尸骨偷运回安葬。为防盗墓,共筑一百座坟,九十九座假坟埋在河西(汉水西边,现属谷城县,古时属光化),真坟埋在河东,并修有一庙。关于伍子胥墓,明朝正德年间《光化县志》上也有记载:“伍举墓在富村乡,今存石器。”伍子胥之墓现仍在,位于今老河口市付家寨镇陈家港村委会铁匠沟村(陈家港原历属富村乡),墓座南向北,长13米,宽10米,高3.5米,墓上仍有石器。陈家港村委会靠近今丹江口市。1986年4月,丹江口市砖瓦厂在陈家港村委会上港村地取土时,曾挖出战国墓一个,出土铜器、陶器共七十多件文物。根据战国墓葬埋的方法应是墓群,故在其附近的伍子胥墓可见确系战国古墓。[28]

6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歌仔戏《伍子胥过昭关》:叶青饰演伍子胥;

1996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吴刚饰演伍子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炼血途 错嫁 后厨大师傅又拿影后了 网游之近战法师 盗尽诸天世界 我的反派生涯 黑风城战记 我,新世界的第一个训练家 宰辅 隔壁男神是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