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篇之昭明(4/5)
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飐;传声华于懋典,观德业于徽谥。悬忠贞于日月,播鸿名于天地;惟小臣之纪言,实含毫而无愧。呜呼哀哉!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年五月丁酉生。中大通四年,封宣城郡王,食邑二千户。寻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大同四年,授使持节、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中军大将军、扬州刺史,侍中如故。
太清二年十月,侯景寇京邑,敕太子为台内大都督。三年五月,太宗即位。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大宝二年八月,贼景废太宗,将害太子,时贼党称景命召太子,太子方讲《老子》,将欲下床,而刑人掩至。太子颜色不变,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欲以衣带绞之。太子曰:“此不能见杀。”乃指系帐竿下绳,命取绞之而绝,时年二十八。
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贼手,每不屈意。初,侯景西上,携太子同行,及其败归,部伍不复整肃,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贼众,左右心腹并劝因此入北。太子曰:“家国丧败,志不图生;主上蒙尘,宁忍违离?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谓避贼。”便涕泗鸣咽,令即前进。贼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太子。
愍怀太子方矩,字德规,世祖第四子也。初封南安县侯,随世祖在荆镇。太清初,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城,太子与世祖同为魏人所害。
太子聪颖,颇有世祖风,而凶暴猜忌。敬帝承制,追谥愍怀太子。
陈吏部书姚察曰:孟轲有言:“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若乃布衣韦带之士,在于畎亩之中,终日为之,其利亦已博矣。况乎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克念无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远之有哉!
轶事
镇江的南郊,有座山叫招隐山,山上有一处坐北朝南的三间小平房,窗明几净。窗外有古松修竹,窗下是清泉幽涧。这就是昭明太子读书台。昭明太子怎么放着九五之尊的帝王不做,跑到深山幽林、杳无人烟的招隐寺来读书呢?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萧衍的儿子,叫萧统。传说他自幼就喜爱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到了十几岁,已经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了。他在宫里什么事都不问,只知道埋头读书,再好的东西他也不要。在他住的宫里,光藏书就有三万卷,但他还不满足,成天缠住梁武帝,要走出建康城,遍找读书处,读一辈子书,做一辈子学问。梁武帝可不是这样想的,他想叫儿子继承皇位,安邦定国。可是昭明太子偏偏就不喜欢做皇帝。梁武帝爱子心切,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昭明太子离开建康城,头一站就到了扬州。他在扬州,看到一处地方,虽然离城较近,但竹林茂盛,繁花似锦,还算清雅,就在这里造了一座文选楼。然后又沿江向东,到了常熟。他看到常熟的虞山,风景秀丽,怪石林立,也觉得不错。最后,到了镇江。在镇江,他找到了远离城市的招隐山。刚进山里,他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一眼望下去,一峰靠一峰,一山连一山,山里有山,山外还有山,峰峦叠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幽静得很。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吩咐地方官,派遣工匠,就在这里造房起屋,读书选文。
昭明太子刚到招隐山,山上只有几间东倒西歪的破房子,这是东晋末年音乐家戴颙在这里隐居时留下来的。除了这破房子外,这里什么也没有。就连吃水还要从山下的珍珠泉一步一步地往山上挑。梁武帝知道以后,心疼得要命,就派了不少宫娥彩女、太监侍从,带着珍珠宝玩和山珍海味来到招隐山。梁武帝的意思,是招隐山太荒凉了,送些珍珠宝玩,可以让昭明太子鉴赏把玩,散散心;派些太监、宫娥,一来可以多一些人侍候太子,二来还可以让那些宫娥彩女为太子吹箫弹琴,唱歌跳舞,解解闷。哪晓得,昭明太子什么都不要,对派来的大臣说:“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只留下八个太监,并且叫大臣回禀梁武帝:“父王如果痛惜孩儿,只要把东宫的三万藏书运来就够了。”
昭明太子一心扑在该书上,哪有什么闲情雅致去欣赏歌舞,把玩古董呢?只是,不看歌舞,不玩古董可以,没有水吃却难了。一天夜里,昭明太子正在一盏青油灯下专心致志地看书,忽然听得外面有响声,像是刮风,又像是什么东西在吼叫,他就走出门外,顺着有声响的方向朝前走。那时候的招隐山,峰奇山险、峭壁悬崖,一条羊肠小道,高高低低,坑坑涯涯。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一脚踏空,就会摔到山下的深洞里去。昭明太子想看个究竟,不顾险阻,还是一个劲地走去。他走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少贤妻放肆宠
农女种田:山里汉子独宠妻
穿越之绝色召唤师
成为网红才能吃饱的日子
我在年代文中搞事业
NBA之欢乐嘴炮人
女总裁的贴身使者
游戏王:决斗者的奇幻冒险
灭世大磨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