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名贤篇之昭明(2/5)

—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也作示壬)—主癸(也作示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商太祖成汤

注:公元前1775年,王亥之弟王恒杀死王亥,从而成为商部族首领,于公元前1775年至公元前1770年在位。

3昭明太子

简介

萧统(501年--531年):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人。武帝长子。

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即帝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集有《昭明太子集》。

家庭

父亲:梁武帝萧衍

母亲:丁令光

妻子:太子妃蔡氏,即蔡皇后,生子萧欢。初谥敬皇后,后改谥为昭德皇后。

儿子:

长子萧欢:字孟孙。初被梁武帝封为华容公,父亲萧统死后,进封为豫章王,534年去世,谥号安。其子萧栋即位后,追尊其为安皇帝。

次子萧誉:字重孙。普通二年被梁武帝封为封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改封河东王。550年被叔父萧绎杀死。

三子萧詧:字理孙。中大通三年被梁武帝封为岳阳王。549年被叔父萧绎击败,逃亡西魏,西魏封其为梁王。西魏再于555年立其为梁帝,于562年去世。

四子萧譬:武昌王。

五子萧譼:义阳王。

记载

《梁书》列传第二昭明太子哀太子愍怀太子

高祖长子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曰丁贵嫔。初,高祖未有男,义师起,太子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高祖既受禅,有司奏立储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阙,未之许也。群臣固请,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太子年幼,依旧居于内,拜东宫官属文武,皆入直永福省。

幼年生活

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东宫。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五日三日乃还宫。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

过人才能

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高祖大弘佛教,亲自讲说;太子亦崇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谈论不绝。太子自立三谛、法身义,并有新意。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殿,咸以为至德所感焉。

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薨。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射刘孝绰议其事。孝绰议曰:“案张镜撰《东宫仪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铙歌辍奏,良亦为此。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谓犹应称兼慕,至卒哭。”仆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陆襄并同孝绰议。太子令曰:“张镜《仪记》云‘依《士礼》,终服月称慕悼’。又云‘凡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刘仆射议,云‘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寻情悲之说,非止卒哭之后,缘情为论,此自难一也。用张镜之举乐,弃张镜之称悲,一镜之言,取舍有异,此自难二也。陆家令止云‘多历年所’,恐非事证;虽复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常经以此问外,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张岂不知举乐为大,称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为国章;虽情或未安,而礼不可废。铙吹军乐,比之亦然。书疏方之,事则成小,差可缘心。声乐自外,书疏自内,乐自他,书自己。刘仆射之议,即情未安。可令诸贤更共详衷。”司农卿明山宾、步兵校尉朱异议,称“慕悼之解,宜终服月”。于是令付典书遵用,以为永准。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高祖遣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太子奉敕,乃进数合。自是至葬,日进麦粥一升。高祖又敕曰:“闻汝所进过少,转就羸瘵。我比更无余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应强加饘粥,不使我恒尔悬心。”虽屡奉敕劝逼,日止一溢,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道心伏魔录 修炼9999级,求求你别苟了 傅爷的玄学娇妻火出圈儿 替嫁不良妃 无限之丧尸 豪门霸婚 藏起我的尾巴 邪王宠妻要上天 九转重生 讲述者之千年妖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