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潜伏红岭派(1/4)
张龙,赵虎二人,虽然比秦朗的年纪还要大上两岁,但他们打心眼儿里是认可这个师傅的。
尤其是师傅,在为他们讲解道法的时候,他们完全无法将面前年轻的面容与他所讲出来的内容相重合。
因为在他们听来,秦朗所讲的内容实在太庞杂,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含量和对人生对道的感悟,都已经达到了他们所不能理解的高度。
尽管他们当下没有办法理解,但是他们二人依旧努力的消化者秦朗所讲的知识。
“孔子讲五十知天命,所谓天命就是上天所托付的使命,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学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实天命不止是孔子有,凡是每位会讲话的有情众生各各皆有,只不过是众生不知情而已。”
“试想万物之中,为什么只有人会说话,而其他的动物却只会吃东西而不会说话,大家都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都觉得人本来就会说话的,那也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其实我们必须要知道,天生万物,地养万物,为何在万物之中只有人会讲话?”
“只因天不言地不语,无法传达天地心声,所以才造化人会说话,以便代天宣化,人因此而与天地并列三才,但是众生无明,不知嘴巴会说话的可贵,不但不说好话,反而造了一大堆口业如恶口、绮语、妄语、双舌,诚如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现在我们就中庸三纲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来见证人之天命就是要代天宣化。”
“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在每个人的自性中,上天都有托付使命,如果能够顺著自性而为,就是要修道,并且代天言说,修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化众生。”
“简单的说在每个人的自性中上天本来就有教化众生的职责给我们,所以说只要能够顺本性而为,做教化众生的工作,就有机会成就道果,在此我们可以从五教胜贤来见证,释珈牟尼佛,见性后行道,讲经说法49年,所以成就佛道。目前佛教的经典,皆是佛在世所开世的内容。”
“孔子五十知天命后开始周游列国14年,讲忠恕,三纲五常,留下很多相关的儒家思想和经典,论语是其中之一,老子留下道德经、清静经,耶稣圣人留下圣经,穆罕默德圣人留下可兰经,由以上见证五教圣人在世间都有行道渡众,讲天地应时应运的道理教化当时的信众,才成就他们万世流芳,永为后人所敬仰的崇高地位。”
“修道就是去除毛病,提升境界。内在有品质,外在有气质。当我们常与善人相处,心存善念,讲善言善语,行为是善行,内外皆善,自然显出善的气质。”
“善的气质,是举止文雅,言语中肯,行住坐卧皆有节度。当人诚于中,就会形于外。常与修道的环境相处,不断的戒恶、止非,不断的行善利人,心中随喜,久而久之,就会慢慢提升自己的谈吐内容,表现出一股道气随身的外在形相。”
“修道人的气质非傲气,亦非俗气,而是和气,心中慈悲,处事圆融,待人诚垦,态度谦虚,见人随喜,时时处处,春风满面,所到之处,人人欢迎。所谓行善之人,天神喜之,福禄随之,这就是修道人的天禄,在生活中,有福禄即显出其福气与贵气,此皆是道气。”
“是故修道之人,有和气,有福气,有贵气……内在有品质者,外即是气质,此气质是智者、慧者、慈者、悲者,所显出来之气质。”
“命运操作在自己的手中,这句话人人会说,但是有谁真正知道该怎么做?一般人都认为只要好好的认真工作赚钱,就能够有钱,好好的用功读书,以后就会有高官俸禄,殊不知行功立德才能够改变命运。”
“大学中有句话我跟喜欢,德者本也,才者末也。命运的好坏与个人的福报业力有关,福报越多的人命运就越好,业力越少的人苦难就越少,行功立德可以增长福报,持斋守戒可以减少业力,这就是所谓的开源节流,是致富的不二法门,改变命运的唯一做法。”
“所以要多修道行道,不断的渡人、开荒、设道场或佛坛以便代天宣化,借此可以增长福报,在持斋方面,尽量清口茹素,以断绝杀业,培养慈悲心,免得福报在不知不觉中大量流失,提早把累世的福报耗尽,受苦受难。”
“大家都知道修道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修道的方式如果只偏重独善其身的修行方式,那就没意义,因为那样的方式不能直接利益众生,只不过私心用事,希望透过那样的修行往生解脱,所以无功无德要如何改变命运,想要修成正果皆不可能。”
“很多人会说在哪里修都一样,其实从以上的观点就可印证,在哪里修都不一样的,因为整个修道的过程都不一样,到头来结果怎么会一样呢?”
“为何在劫难中,有人平安无事,有的人家破人亡。只因个人因果业力不同,业力多人往往难逃劫难的摧残,而业力少的人却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众生在不明究理的情形下,由身、口、意不断的制造恶业,累世的定业在不知行功立德的情形之下,永无抹消的机会,而且又不断的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和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霸道农民俏村花
开局先花一个亿[娱乐圈]
上神的一百种快穿日常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无序的平行世界
都市之超级兵王
陈阳陆雪琪至强之拳
我的末日军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