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5章
今上刚登基不久,就让淑妃把顾知灼接到宫中养了三年,和五公主住在一块儿,份例也和五公主一模一样,皇帝戏言她是“娇客”,而现在,镇国公府战死后她头一回进宫,竟就落了个毁容的下场。
这简直在明说,皇家卸磨杀驴。
皇后太阳穴突突狂跳,额头冷汗直冒,连声安抚道,“灼姐儿,你放心,本宫一定会给你做主的。”
“淑妃,你先带灼姐儿去找个太医瞧瞧,这脸上的伤,绝不能大意了。”
她只想让淑妃赶紧把顾知灼带走,再这么让她说下去,弹劾璟儿的折子非得堆满御书房不可。
首辅夫人暗暗赞赏。
顾大姑娘彻底占据上风,这个时候全身而退,接下来,进可攻退可守,这一步步,哪怕只是顺势而为,也实着做得漂亮极了。
首辅夫人能想到,淑妃自然也能想到。
她一双美目含泪,向皇后欠了欠身,揽过外甥女嘴里说着“先去找太医”什么的,又拉上女儿一块儿走了,她们走得利落,只留下了这一片,谁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的乱局和喧嚣。
一直到进了重华宫的宫门,顾知灼放下了掩面的帕子,她的眼角干干净净,没半点泪痕。
淑妃在正殿的主位坐下,一抬手,宫人们就鱼贯退下,只留了掌宫太监和两个大宫女。
她招手把顾知灼叫到跟前,亲手取下了她的面纱。
刚刚没有看仔细,这会儿,她双手捧着她的脸,左右端详。
淑妃看着她。
她同样也看着淑妃,眼神怔怔。
上一世,兄长顾以灿在“畏罪潜逃”后,就被圣旨夺了世子位。
几个月后,边关韬武略,德贤兼备,入主东宫二十年,代君亲征、监国、祭天……地位稳固。
明德二十二年,先帝在南巡时突然中毒倒下,彻查后,发现是太子勾结太医所为。
先帝勃然大怒,下诏废太子。
太子与太子妃在东宫畏罪自尽,先帝本就余毒未清缠绵病榻,闻讯后吐血驾崩。
临终前,先帝召了晋亲王等人,在榻前亲口立了今上继位。
谢应忱就是那位废太子的嫡长子,太子妃所出。
本来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今上登基后,哪怕是把他高墙圈养起来,世人都得夸赞一句“皇上宽仁”。
偏偏,谢应忱是先帝亲封的太孙,祭过太庙昭告过天地的。最重要的是,先帝在废太子时,并未下旨废太孙。
而册立今上时,先帝还在南巡途中,诏书没有经过内阁。
当年,对谁是正统,颇有分歧,争论不休,一度导致朝堂动荡,民心不安。
后来当时年仅十四岁的谢应忱主动自请去凉国为质,今上又有先帝遗诏在手,这才得以顺利登基。
今上继位后,这些年来,他曾数次明示或暗示,国应立储君,而每一次都会引来君臣较劲,朝堂争论不休。
总有臣子固执地认为谢应忱是先帝亲封的太孙,就算是今上继了位,谢应忱也理当为储。
淑妃抚过衣袖上的青鸾纹,叹道:“夭夭,三年前,你父亲力挫凉国铁骑,连下凉国数城。凉国被打怕了,主动求和,你父亲就上了折子,提出该迎公子忱回京。”
“你父亲在折子上说:雪国耻,正国威,方能盛大国之兴。”
淑妃的声音冷了一些:“咱们皇上当时满口应下,亲笔写了国书。岂料,国书还未送到边关,你父亲就死在了战场上,这事也耽搁了下来。”
“不过,终究还是因此摆到了明面上,内阁多番催促,去岁末,皇上派人前往凉国接公子忱回国。”
这些,顾知灼并不知道。
上一世的她,被养得天真娇纵。
在花团锦绣中长大的她并不懂,富贵荣华其实比天边的浮云更易消散。
直到家破人亡。
流放路上,祖母,婶母,还有堂弟堂妹们,陆续得了重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疫症,就连她自己也没能幸免。
押送的官兵连道晦气,把他们关进了义庄等死。
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是谢应忱出现救了她。
他把她从那个满是死人和 气息的地方带了出来。
他助她为顾家翻案,守住了顾家的尊严和荣耀,让兄长不用再背负一身骂名,死得其所。
他带着她游历大启的大江南北,教她识人用人,教她舆图沙盘,教她兵法韬略,教她朝堂权谋。
他告诉她,人生在世,要成为执棋者,而非被执的棋子。
她学武练箭,他为她延请名师。
她问道学医,他为她收罗古籍丹方。
那些年,他待她如师如兄。
后来,他死了。
死在了一个飘着雪的冬夜……
从此,她重要的人,她在意的人,一个都没有了。
本章已完成!
都市之最强狂兵
一品顽妃:狂拽王爷别乱来
造化归一
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
神佑
忘情都市
黑龙布道者
爆萌三宝之霸道老公甜甜妻
怒战诸天
重生九零:小哥哥你命中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