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4章:玄武门的诅咒(2/3)

住这一机遇,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和灵活的经营策略,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他们吸纳原贵族的产业、人才,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起以商业利益为核心的新秩序。

相较于旧贵族,商贾阶层更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能够通过商业活动满足各方需求,从而在阶层结构重组中脱颖而出,成为辽东新的主导力量。

李承乾在长安的军事行动需要稳定的后方支持,辽东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

商贾阶层能够提供粮草、资金等物资,满足军事需求,因此得到李承乾的重视与支持。李象和贺兰楚石在辽东的治理也需要与商贾合作,以维持地方稳定和发展。

商贾阶层借此机会,与军事、政治势力建立紧密联系,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发展机会。这种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使得商贾阶层在辽东的地位不断提升。

但是他们忘记了,再多的财富,也要有实力守住才行。

辽东大量讲武堂的建立,使得辽东军事力量大增,而这些新生的将士,九成源自于曾经辽东三国的底层平民。

加上演武堂的思想教育,他们的效忠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曾经平定整个辽东三国的大唐太子。

“将军是觉得我太过莽撞?”

李象抓起案上的狼毫,在舆图上重重画下一道。

“父亲在长安与群臣博弈,我们在辽东若不拿出雷霆手段,如何能解燃眉之急?”

少年的手腕还略显纤细,却下笔果断。

夜色渐深,寒风拍打着窗棂。贺兰楚石望着案头燃烧的烛火,终于鼓起勇气开口:“殿下,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太子殿下将辽东托付给您,是看重您的能力,可殿下终究……”

他顿了顿,斟酌着措辞,“年纪尚轻。属下担心,那些老狐狸未必肯乖乖就范。”

其实他真正担心的,是李象年轻气盛的行事风格,会打乱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平衡,让他失去在辽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地位。

李象闻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贺兰将军是在质疑我的手段?”少年挺直的脊背,努力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气场。

贺兰楚石变了摸样,李象自然也是如此。

曾经的李象温顺柔和,现在的李象却变得越发强势起来。

这源自于权力与责任的重塑,李承乾将辽东托付给李象,这赋予他极大的权力,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责任。

管理辽东、为父亲筹备钱粮将士、稳定后方,每一项任务都关乎大局。

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李象深刻认识到,温和的处事方式难以服众,无法有效调动资源、执行决策。

他必须树立威严,展现出掌控局势的能力,才能让手下将领、辽东臣民信服,确保各项事务顺利推进。

权力的行使和责任的担当,重塑了他的性格,促使他变得强势。

再就是作为父亲榜样的潜移默化,李承乾在长安的所作所为,为李象树立了榜样。

父亲身处权力斗争的中心,以强硬手段应对各方挑战,这种果敢与强势深深影响着李象。李象渴望像父亲一样,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在模仿父亲行事风格的过程中,他逐渐摒弃了过去的温顺,学会以强硬态度面对问题,做出决策,性格也越发向李承乾靠拢。

同时也是个人成长与自我认知的觉醒,在处理辽东事务的过程中,李象不断面临各种难题与挑战,这促使他快速成长。每一次解决问题,都让他对自身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不再是那个温顺柔和、依赖他人的少年,而是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者。这种成长带来的自我认知觉醒,让他敢于展现强势的一面,坚定地推行自己的决策,以实现目标。

“不敢!”

贺兰楚石微微低头。

低头时,额前碎发遮住了眼底复杂的神色,有对李象威慑力的惊讶,也有对自己野心的掩饰。

“属下只是忧虑,若行事过激,恐生变故。”

李象伸手扶起贺兰楚石,语气缓和了些:“所以更要杀鸡儆猴。”

少年特有的嗓音里带着坚定:“将军跟随父亲多年,当知道父亲的抱负。长安是他的战场,辽东就是我们的战场。若连这点事都办不好,如何对得起父亲的信任?”

贺兰楚石起身时,手掌在袖中攥成拳头。

李象口中的“信任”如同一把重锤,敲在他的心坎上。他何尝不知道太子的知遇之恩?可权力的滋味太过诱人,辽东这片土地给予他的自由与掌控感,又怎舍得轻易放弃?

次日清晨,襄平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贺兰楚石身着戎装,腰悬长剑,带领百名演武堂精锐直奔王家粮行。李象则坐镇军营,调配兵力封锁码头要道,同时安排暗桩监视其他粮商动向。

面对军队的压迫,襄平城的粮商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献出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被骗缅北,在魔窟逃亡的那些年 不眠 暖暖的旧时光 缘深一城秋 七煞碑 重生女配菇凉 心理操纵师 都市无敌大反派 都市巅峰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天灾降临:我在副本里捡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