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21章:李世民对太子的支持(1/3)_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_新笔趣阁
第121章:李世民对太子的支持(1/3)
太子创了一套简体字的消息,传播迅速,这让文学圈子反响很激烈。 太子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 毕竟如今的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而且有过多次监国的经历。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即便有魏王夺嫡的事情,但太子即位的可能性,就朝野上下来说,都觉得占据,确实要比官文简单许多,笔画上也没那么复杂。” “或许要不了一个月的功夫,学子们就能把千字文都能默写出来。” 张阿难是宦官,虽也读书,但并不属于读书人的圈子。 跳开圈子来看,俗字的应用,其实是一件好事,降低了初学者的难度。 李世民道:“这上边的奏疏有说,太子筹备此事,蓄谋已久,自成体系,连读音都设计了一套,谓之拼音。” “说是要掘读书人的根。” 张阿难道:“臣觉得,太子是想掘世家的根。” 李世民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朕也是这般觉得,太子这手,确实是狠啊,这是要把世家的根基彻底颠覆。” “把这些奏疏都收走吧,朕也懒得去看了。” “传告御史台,俗字只是为讲武堂的学子准备,暂无推广之意,莫要这般大惊小怪。” “整天盯着太子的举动,难道他们是没有其他事情做了吗。” 只要是能打击世家的,在李世民这里就属于政治正确。 况且俗字的推广,确实是降低了读书的门槛,读书人多了,世家的力量就散了。 李世民的诏敕,传到御史台,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但他们也没能有其他的办法。 这个场景,就能当初隋朝定下洛阳汉音为官字官语一样。 当初同样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可只要皇帝坚持,臣子们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御史台中。 “这件事,恐怕还是需要魏公出面方可,陛下最是听从魏公的劝谏了。” “对了,最近几日,好像都没看见魏公了。” “魏公最近在东宫詹士府呢。” “詹士府?魏公去东宫干嘛。” “据说是跟张公编纂天开工物去了。” “魏公怎的跟东宫搅合在一起去了。” 御史们面面相觑。 有人道:“大家可别忘了,魏公是太子少师啊。” “说不定这俗字,就是魏公帮着提出来的。” “那去找褚公?” 一下子,都没了主意。 李承乾也听到了消息,张阿难让宦官传了话。 听闻御史台那边反对的声音很大,李承乾只是笑笑,没搭理。 二凤巴不得他跟文官们闹起来。 推广俗字,能打压世家,加强教育,还能压制自己这个太子的声势。 二凤当然要支持了。 不过教育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司天台那边可是推算出了近期的好日子。” “高阳这边完婚了,也该是让崔凤珠成婚了。” 吴子清跟崔凤珠的事情,已经拖了很久了。 原先是准备年前完婚的,不过因为崔广瑞的投诚,让李承乾改变了想法。 正旦之际,百官回长安述职,影响更为广大。 在这个时候完婚,对清河崔氏的打击,才足够全面。 李承乾还想着清河崔氏会不会行刺杀之举。 结果等到现在,都没有了半点反应。 “臣昨日从司天台那边得了信,初七是个好日子。” 内侍文忠回道,大的事情他办不好,这些小的细节,那就要足够下功夫了。 太子念着旧情,但他也不能太废了。 唐朝司天台,便就是后世的钦天监,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 “袁天罡跟李淳风,回长安了吗。” 听到司天台,李承乾顺口问道。 袁天罡跟李淳风,不仅是在后世出名,在现在的大唐也是很出名的。 最早的时候,是隋朝大业元年,袁天罡在洛阳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看相,预言皆成真。此后他的相术逐渐被世人所认可。 “殿下,他们还在西南测步王气,尚未回长安。” 去年六月,太白金星在白天接连出现,宫廷禁苑、街巷阡陌又有谶言,说大唐三世而易其主,还有大臣密奏,夜观天象之际,发现西南地区出现了王气。 李世民为此速召见火山令袁天罡和太史令李淳风商讨对策。 袁天罡主动请缨去西南测步王气,以毁其地形,泄掉王气,确保大唐江山无忧。 李承乾前身也派了杜荷,前往琅邪,找颜利仁解密。 这才有了杜荷回来说,天象有变,大事可成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武丹神
都市龙医
夜未央樱花雨
蓝月之主
口袋妖怪奇迹
至尊神医兵王
灵泉空间:农女医妃不好惹
五魂破天
吻你着了火
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