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了,说点心里话,附随笔一则(2/3)
在我让他用论战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就注定了他要当个文坛喷子——当然不是全是当喷子……
所以写到后来我也好奇,究竟还有哪些可以攻击他的角度?有一段时间,我总是隔几章就把张潮随手扔到某一种困境/质疑中,还压根不想他要怎么脱困。
幸运的是,好像事到临头,总能让张潮用各种奇怪的姿势脱困……(除了《蜗居》那一次,那一次真是我自己想多了)
但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字当中,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能让张潮在争议和困境中真正“成长”,形成自己的文学理念并且实践?
所以我现在不着急让张潮和人“对喷”了,更注重的不同文学观念的表达。——可能不如之前那么“有趣”,但我觉得这可能是维系这本小说能写得更长些,“张潮”这个人物形象更鲜明一些,一定要走的路。
这就是最近的内容读起来“不轻松”的主要原因。今天还有一个读者抱怨每天读完更新以后觉得“累”。
但我还是会按照现在的想法写下去,我不想再像上架那段时间一样,夹在自己的想法与读者的评论间煎熬——大家的想法我会尽量兼顾,但肯定是以我为主。
还是那句话,我是新人,完本、不烂尾,就是我目前的目标。有些东西这本书没做好的,只能成为一个遗憾,希望在下本书里弥补。
最后说说看100万字以后的计划——
嗯,首先就是写到下一个100万字。(笑)
其实这本书的结局我已经想好了,小说时间线在结束时,应该会刚好停留在2024的6月——也就是主角张潮重生前。
最早的时候,我还会焦虑,生怕20年的时间线都写不了二、三百章;现在我也焦虑,都三百章了,时间线怎么才推到2007年,这剩下17年岂不是要写上1000多章……
所以我真的是个萌新啊……
其次就是会延续现有这种几乎没有“生活化内容”的写作风格。其实我也想让主角像别的文豪文一样买四合院、买古董、买字画、做美食、谈恋爱、搞暧昧……
但是因为前期铺垫不够、中期铺垫不够、后期铺垫不够,现在再转头写这些,就会显得很突兀,想想看,还是算了。
我甚至连“公司经营”这条线都砍得差不多了,其实写电影、书本宣传以及活动策划这些,效果还是不错的。后面主角应该还会以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参与吧。
我想看看,张潮就这么风云激荡20年,最后能活成什么样,又写成什么样?——结局虽然已经注定,但过程真不是我能完全控制的。就像本书最早只打算写50万字一样。
至于成绩嘛,对新人来说肯定算不错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现在也不太关心,隔几天才看一眼,反正追读曲线肯定是“”形。
风格方面,其实本书已经转变了几次——从一开始相对轻松的校园喜剧,到后来不断与大小人物attle,再到商战各种舆论炒作,现在又进入文学理论密集期(或者叫文青病高发期)。
一以贯之的好像就是对媒体舆论和群众心理的把控。
张潮第二部纯原创作品也展露苗头了,我也不知道“文豪文”脱离“文抄”以后会怎么样?但我想试试看。就像之前说的,重生2004年,能抄的书太他么少了……
虽然《蛙》《生死疲劳》《第七天》《应物兄》《黄雀记》《朱雀》……都出现在2007年以后,但是内容、主题都和现在主角的成长经历相差太远,硬拿来改编会让我写得很难受。
那不如就写点原创的故事?让我试试看吧。
最后,感谢大家,曾经追过、夸过、骂过这本书的,我都感谢!
还是像以前一样,附上一篇旧作
=======================
走贩
去年(2023年)友“汇报灾情”。这还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呢?
但我还是不满意。
离乡久了,不免变成本乡的异客。老家本就留不住人,同学旧交大多风流云散;留在本地的也已陌生,贸然联系只会尴尬。原本想探访本地庄寨,也因风雨作罢——其实还是“懒”这一字作祟。旧屋左近已成“古街”,家家都做了仿古的飞檐白壁,悬挑着红灯笼,入暝灯亮,与地面五彩的景观射灯上下辉映,不知今夕何夕。日中闲逛县城,高楼林立、街衢通阔、行人稀少,大不似少时那种车马寥落却人声鼎沸的光景。往日的小县城已经模糊了面目,成了低配版的市区。街头巷尾,驾着电动车飞奔的“三原色”(红黄蓝)骑士们,就是大家为何都不逻街的答案。这时就想起小时候,那些同样是把菜蔬、吃食送到各家门口的走贩们,不过却完全是别样的滋味。
头一个想起的,是给我送牛奶的后生囝。我几乎从记事起就每天喝一杯他家的牛奶,一直喝到初中。之所以说是“他家的牛奶”,是因为这牛奶真是他家的——不是什么品牌牛奶,就真是养了几头花白的奶牛。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上最强内线
慕容金刀
exo之回归
隐婚
藏不住了!这个废物皇子不简单
天赋星辰
重生女王很强势
荔枝初甜
龙族:重回十七岁
玩美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