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二:侠客行(3/4)
不语。少侠想道,无非是扶杖逃走,或者磕头求饶,难道还能用三弦砸他不成?这先生真会吹牛,竟说自己听声能远到二三里。于是又道:“趋利避害是世俗人所为,江湖人不避险恶。练得武功,便是要惩奸毙邪。如我的师父……”少侠说至此又停下来,再向门派的方向拱了拱手,接着说道:“他老人家曾经在太行山,遇见朝廷缉拿的大寇‘活阎王’,伙同数十个贼逆,意欲劫取官银。我师父一人一剑,杀得‘活阎王’一伙人死伤无算,只留下‘活阎王’一个活口,带去官府消了通缉,拿了赏银。又有江南的‘赤眉大侠’,一人一刀,在横行长江的水寇‘十三寨’里,杀得几进几出,前后割了七个寨主的脑袋,为江湖除了大害。这些侠行义举,可不是躲着恶人走可以做下来的。先生你仍然不是江湖人。”
说唱先生道:“某行走江湖几十载,却也略略听得‘活阎王’和‘十三寨’的名声。‘十三寨’本就是徽州大盐商们豢养的打手,平素也不打家劫舍、劫掠商贩,专只管贩私盐,还有和其他盐商养的打手火并。可自英宗以后,原本不许染指盐引的四品以上大员,以及王、公、伯诸贵人,都纷纷以各种办法得了盐引,争相贩盐获利。‘十三寨’不长眼,凿了诚意伯的船。诚意伯大怒,便使那位‘赤眉大侠’去挑了‘十三寨’。那次他也不是一人一刀,而是领了一百多诚意伯手下的灶户、盐丁,由当地官府的巡检带路,一路摸进了‘十三寨’的老巢。老巢内多是妇孺,所以被他们杀了个片甲不留。哥儿你说这是侠行义举么?”
少侠哑然。说唱先生接着说道:“那‘活阎王’本是太行山乐平县的一名衙快。新上任的县尊心狠,为考评优异,往死里催要钱粮,结果逼得许多百姓全家自尽。那‘活阎王’一怒之下,趁夜翻入后衙,把县尊并师爷等一十八口人,皆用刀搠死。然后才落草为寇。其后他……”
少侠忙喝道:“够了!”截住话头,生怕接下来要听到什么对师父大不敬的言语。说唱先生似笑非笑,道:“某知道这天底下有那比‘活阎王’‘十三寨’恶上千百倍的人,为何却不见江湖人去行侠仗义?”
少侠又一股气涌上心口,“锵”一声拔剑出鞘,寒光闪动,大声道:“是哪里的恶人?我去割了他的头来!”
说唱先生道:“有一大恶人,伶牙俐齿,善察言观色、逢迎当今皇上。他摇动口舌,便让今年天下的赋税多加了一成。朝廷多要一成,到布政司就得要到一成五,再到州府,又多要半成……如此层层相累,到了百姓头上,便多至三四成。往年自有其田的小康之家,如今只能鬻田求活;往年贫无立锥的穷人,已经要卖儿卖女。而这恶人,却让自己的父兄以低价大肆购置田产,其家田亩相接,竟能连绵数县之地。这个大恶人,哥儿你要去割他的头么?”
少侠登时气短三分,颓然不语。
说唱先生又道:“还有一大恶人,坐镇边关,累世受恩,本应该尽忠报国,他却欺上虐下,挟寇自重。他手下原应有十万之军,实际却不过四万有奇,余者之饷皆入其私囊。他又屡屡放纵私兵劫掠边地的戎狄之族,终于惹得烽烟四起。这恶人又借此向朝廷勒要军费,以至河南河北大旱也无钱赈济,闹出了易子而食的惨剧。可他呢,最终还是让人破了城池。城破之前,他自己扔下一城妇孺,带着家兵和私产突围而去。你道他这番应该被杀头了吧?不,他给第一个恶人送了十万金、千百匹牛马、数万亩良田后,就颠倒了黑白,让朝廷杀了守城到最后的偏将,自己却官复原职。可怜边镇六城,已经被屠得血流漂杵,白骨成山了。这个大恶人,哥儿你何时去割他的人头?”
少侠宝剑低低垂下,和他的头一般。
说唱先生又道:“天下大恶人何止他二人?还有一群恶人,自幼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一朝登了虎榜,穿了官袍,便一心钻营起来。什么圣贤,什么百姓,统统都成了狗屁。他们往往自诩清流,不识实务,但邀功名。动辄口宣大义,实则妨民、害民、残民。这伙恶人厉害哩,以讲学为名,自立门户,标榜道统,以名教为器,专戮异议之士。天下人不识其真面目,往往以为是圣人再世。其实论起害天下人,这些恶人与其他大恶人何尝不同。这些恶人,哥儿你可杀的么?”
“当啷”一声,少侠宝剑坠地。
说唱先生道:“天下为大恶者,岂在区区几个江湖过客。大圣人庄子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大侠们杀了那许多‘窃钩者’,何尝让一个‘窃国者’伏诛?是这些大恶人武功高强吗?他们要么手无缚鸡之力,要么脑满肠肥,不堪一击。是这些大恶人护卫很多吗?再多不过数十家丁,当今大侠,哪个不是百人敌?那哥儿你说,是什么护着他们不死?”
少侠啜糯两下嘴唇,终无一言以对。
“我来替他回答,是权力,权力护着他们不死。先生好口舌,我这蠢徒弟竟然被你说动了。”从松林里走出来两人,一人手提长剑,白眉银发;一人大刀横腰,赤眉红发。说话的人少侠很熟悉,正是他最尊敬的师父,也是江湖上最有名的剑客。另一个则是江湖上最有名的刀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漫威:超人生存指南
道爷要飞升
青城仙门
奶爸学园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逆袭从大唐开始
东晋北府一丘八
网游之打完学长好睡觉
没有谁,我惹不起
无限恐怖之散装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