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章 产业调整、三元火锅(1/2)

小洋楼客厅内。

余阳仰望墙上的三元农业规划图,琢磨种植计划。

首先。

和尚吃腻了豆苗,周围地市的老百姓,也对豆苗失去了兴趣。

加上南方豆苗涌入北方,拉低了售价,降低了利润。

自家豆苗,势必要减产。

还好,这年头的运输成本极高。

尤其豆苗的种植周期长,南方豆苗并未构成跨区域倾销。

自家豆苗依旧有得卖。

余阳唤出半透明面板,数了数壮汉人头。

得益于之前制定的持续爆兵计划,原本225位农夫,现在已经增加到327名。

每人持有一分地,自家约有32.7亩农田。

一座塑料大棚2.25亩,等铺设完火炕,自家就能拥有14.5座真·塑料大棚。

豆苗保留5座,搭配25座虚假塑料大棚,继续搞批发。

剩下的9.5座真塑料大棚,搭配50座虚假塑料大棚,全部种韭菜。

然后错峰收割,持续一周。

同时,加快塑料大棚建设,再投入50座,等9.5座真塑料大棚收割完最后一轮韭苔,改种生菜。

而之前种韭菜的50座塑料大棚,则一直保留,偶尔收割。

接着,9.5座真塑料大棚收割数次生产,改种青椒、黄瓜、西红柿。

只是第一次种植是育苗、育秧,等秧子临近收获,移植到新一批投产的50座塑料大棚,再种一轮,用于收割。

随后9.5座真塑料大棚,改种草莓、葡萄、西瓜,同样是先育秧,再移植,然后重新种植用于收割……

总的来说,真塑料大棚起到带头增产的作用,虚假塑料大棚既能做样子,又有产出。

余阳根据建厂速度,写写画画许久。

回过头来再瞧瞧自己写的,感觉有点绕,字也看不懂……

本打算修改修改,转念一想,自己都看不懂,更何况员工和外界?

再说,三元农业的规模在这放着,很少有人知晓到底投产了多少塑料大棚。

只要自家产量高,效益好,自有泰市的专家学者来帮咱圆上。

哪怕没有,老董为了显摆,也会让它有。

余阳搞定蔬菜后。

联系种子站技术员,让那边加快采购。

不曾想,对方却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大当家,目前市场上有一款转基因土豆,产自北美,名叫新叶,切片催芽后的产量,比常规土豆高了三倍,只是由于属于进口,用于催芽的土豆价格,比常规土豆贵了十倍。”

种子本身就贵,这没什么好奇怪。

犹如西瓜种子,200g大概需要300元,比吃的西瓜子昂贵了几十倍。

但200g西瓜种子,约有5000粒,可培育1000~1500株西瓜苗,能够种植5亩地。

所以种子跟食物不能相提并论。

余阳奇怪的是,他知道转基因大豆,并且知道已经进入东方。

但转基因土豆的出现,却比印象中早了十几年。

依稀记得,应该是2013年,工地采购了一批土豆,做饭师傅吐槽采购经理,说这些土豆看上去圆滑光润,卖相好看,实际上除了脆,一点都没有土豆味,做出来也很不好吃,以至于被工人说三道四。

负责采购的经理,找来采购员问了问,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转基因土豆。

现在看来,西方的农业公司,或者种子公司,早就搞出了一系列转基因农作物。

自家主营农业,若想混出头……

那就只能把挂拉满了。

也就是,拿下平东湖,获得三级村镇中心,开启实验田。

“大当家,要不要采购转基因土豆?”

“不需要,咱们只采购口感好,土豆味十足的种子,产量无所谓,咱自己培育,包括其它种子,也是这样。”

“我明白了,也就说,咱要原滋原味。”

“理解到位。”

余阳挂了大哥大,来到育种大棚瞧一瞧。

大半个月前种植的大豆,叶子已经掉光,挂在枝干上的一串串豆角,也已经变成青灰色。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是那么强烈,但基于初级改良型农田生长的大豆,依旧临近收获期。

余阳默念收获。

[距离完全成熟仅剩4天,现在收获,减产20%,是否收获?]

“否!”

……

第二天。

余阳来到乡大院,打算用铁匠铺制作火锅、手推车、金属盘。

来到后院一瞧,好家伙,锈迹斑斑的钢轨,堆积如山。

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过来。

余阳掐着手指算了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单节长25米,每米重38kg的钢轨,只要38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斩赤红之瞳之光暗 妃从天降:冷皇太神秘 亡命图 东宫有美人 我考哭了无数学生 食仙 深闺 魔龙的罪恶王冠 我能穿越去修真 寻龙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