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已识乾坤大(1/2)

“若以色见我,以音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飞登天界。”

虔诚的异乡人对神皇进行日常祈祷。

每日一思,不坠青云之志。

晨钟的轰鸣唤醒了帝国的首都。

寺庙外,熙熙攘攘的人流朝着码头涌去。

人头攒动,摩肩擦踵。

正值国孝,京城里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海青天来了!”

不知谁嚷了一声,这一嗓子反倒喊来了更多的百姓。

通州紧挨着白河边,有一座高高的十三级宝塔,号曰“燃灯塔”。

凡是从大运河北上,只要看到这标志性的建筑,就知道到地界儿了。

河岸边人群朝着三桅夹板巨舰频频挥手。

还有簪花的年青士人,前来瞻仰。

这般夹道欢迎的盛景,使人心潮澎湃。

海瑞默默举起双手,又悄然放下。

三桅夹板巨舰凭借着灵能者的推动,原本需要两天的功夫,现如今只需半日,就可抵达。

当然这一路上少不了舰船上的司礼监的灯笼,一杆日月团龙大旗。

没有人敢于在光天化日下直接拦截皇帝的特使。

码头上已经被来自宫廷的禁卫包场,将人群远远阻断,隔开。

数量稀少的人马禁卫首次亮相,令人惊叹。

冯保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这位宫中大珰在海瑞面前,也有些没底气。

南方各省交付的血税,一群十岁左右的少年勉强穿着空荡荡的长衫随海瑞一同下船,瘦弱的肉体远不足以支撑这件衣袍。

张居正神色复杂,从花花绿绿的官僚队伍中越众而出:“刚峰兄,请。”

“海公,陛下有召。”冯保稍微落后一步说道。

“太岳,一别数年,依旧风采如故。”海瑞拱手行礼,没有咄咄逼人,就好似在南直隶的这些年已经被磨平了脾性:“冯公,请带路。”

冯保让开道路,不知为何,忽然松了口气。

张居正反倒是忧心忡忡,有时候,明目张胆的不可怕。

但学会蓄势待发的海瑞,更加致命啊。

随着海瑞一路通过正阳门,进入紫禁城中。

对于当今皇帝的印象,海瑞仅仅停留在当初的惊鸿一瞥。

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分明就是来自亚空间的神明。

嘉靖的眼神至今让他久久难以忘怀。

朱翊钧特意在皇极殿召见海瑞,以示郑重。

大汉将军们头顶兜鍪,红色的盔缨随风飘扬。

朱翊钧第一眼看注视到了海瑞,不是他太显眼,而是太普通。

光芒内敛,在一群人中反倒凸显出来。

“臣,海瑞,参见陛下。”

在这肃立的宫阁下,海瑞再次朝着皇帝躬身行礼。

三代君臣,终止于此。

事情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免礼,平身。”

朱翊钧微微抬手。

短暂地会面之后,朱翊钧将海瑞请到了文华殿里。

真正要谈论事情,还是得在这种地方才行。

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是漂亮话,官话。

朱翊钧直接拉住海瑞的袖袍说道:“朕日思夜盼,遍求贤哲。如今终得一见,暂时委屈海公在翰林院挂职。”

“这是陛下的意思?”海瑞有些诧异。

随即海瑞也就明白了。

朝中徐阶的党羽众多,怎么可能突然启用他。

怪不得,此行如此之快。

甚至有一种做成既定事实,先斩后奏的感觉。

朱翊钧一挥袖,两位灵修卷来一副坤舆图:“海公有未竟之志,朕亦然。”

自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这样嚣张的文官。

或许是时代变了。

从前人们是锦衣夜行,现在必然要招摇过市,唯恐乡党不见,则不荣也。

浮夸、奢靡之风,屡禁不止。

为官清廉的价值观发生动摇。

毕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吾心吾行皆为正义。

而像徐家这般垄断性的吞噬了松江的所有织造业。

官商结合打击当地的权贵。

就连皇帝的家奴,织造局都成了一个空壳。

冯保将一份名录交于海瑞。

上面详细记载了事情的始末。

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受贿、贪污、倒卖。

信息对于皇帝不是阻碍,对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不是阻碍。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找一个可以将这些事情执行下去的人。

庆幸的是,朱翊钧找到了。

海瑞看着上面熟悉至极的松江二字,欣然而笑,拱手再拜:“陛下天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师尊有恙[重生] 年少的迷糊小娇妻 穿书后,嫁给前夫他舅舅 远道而来这人间 重生苏暖 十七号宿舍楼 苍天冕 异界之魔武流氓 高武大秦:你也不想秘密被知道吧 穿越之逆天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