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死了,又好像没死(1/2)
傍晚六点,全季酒店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里,徐榕生和徐有渔坐在一起吃晚饭。
父女俩边吃边聊,在刚才那场误会说开之后,聊天的氛围倒是逐渐变得正常。
只不过话题还是时不时的围绕着李珞展开。
显然,自从昨天发现女儿跟李珞一同来参加座谈会,今早又和李珞联手配合演讲,再到傍晚这一出误会事件,已经让徐榕生对李珞的好奇与探究之心达到了顶点。
不过徐榕生显然不会像查户口似的,直接就问徐有渔有关李珞的事情。
而是循循善诱,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然后才自然而然的发散到李珞身上。
然后,从徐有渔描述之中的李珞,徐榕生逐渐构建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属于李珞的具体形象。
一个性格幽默风趣,做事从容沉稳,学习成绩优异,还兼具较高的网文创作水平的高一男生。
说实话,这年头想要遇到这样一个男生,还真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更何况从徐有渔口中,徐榕生还得知,李珞竟然还会弹吉他,甚至会自己写歌。
其中,李珞在中原创的《年轮》,更是被歌手袁婉青看中,选中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一炮而红。
按照徐有渔的说法,李珞写的这类文娱,主角都是直接文抄现实世界里已有的经典作品。
对于读者而言,要看的本就是这些经典作品在世界中乱杀的爽点剧情。
从读者的角度来分析,徐榕生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期待。
因此,李珞这种把自己原创的歌写进文娱类里的做法,在这类作者当中,属于是极少数的。
而在这极少数之中,唯有真正把原创的歌做出来,甚至还被歌手传唱至爆火的地步,那就更是仅有这唯一一个案例。
由此,也能看出李珞的优秀之处。
徐榕生原本以为,一個月稿费37万这种成就,对于李珞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夸张了。
结果没想到,竟然还有更夸张的。
一首《年轮》爆火,背后的利益有多庞大?
哪怕作为单纯的词曲创作者并不能分润到太多的收益,但也绝不可能只有37万的收入。
光是这么一首《年轮》,给李珞带来的收益,估计就已经超过37万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最初《年轮》的化作品全都不同。”
“而主角又拥有一个能够提供所有现实世界优秀作品的,所谓的这个系统。”
“那对于读者而言,就会很期待主角拿出那些世所公认的优秀作品,在平行世界里大放异彩。”
“这种开篇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一下切中要害,瞬间抓住读者注意力的手段,确实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只有类似《百万英镑》《鲁滨逊漂流记》等少数作品,才能在一开始,就给我这种期待感。”
“而相比起我提到的上面两部作品,李珞写的这个,在开头的期待塑造上,明显要更加直接和简白,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的糊在读者脸上。”
“就差扯着读者的耳朵直接说,我后面会写哪些好看的内容,你们赶紧往后看了。”
“这么看来的话,网文的长篇幅倒是可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毕竟只要有源源不断优秀的现实作品,那自然可以一路长久的写下去,不断的重复一个剧情模式。”
徐榕生从中午开始抽空看了李珞这本书,到现在也就看了二三十章的样子,但却已经总结出了不少的东西。
徐有渔听着自家老爸分析的头头是道的,顿时憋着笑意,连连点头。
一想到李珞这家伙的书要被老爸看光了,徐有渔的心里顿时有些幸灾乐祸。
不过转念一想,李珞这也算是给自己挡灾了,于是徐有渔还是努力憋住了笑意,绷住了表面上的严肃。
“爸你说的很有道理,他后面的剧情,在引用现实经典作品的手法上面,其实都大同小异。”徐有渔点头说道,“但就是架不住好看,读者越看越上瘾,停都停不下来的。”
“套路不在老,有用就行。”徐榕生呵呵笑道,“哪怕是那些被称作经典的名著,真要锱铢必较,吹毛求疵的话,又有哪一个能脱离故事本身的逻辑呢?”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它在刚出版时的原本书名,其实不叫这个,这已经是简化版了。”
“实际书名足有六十个多英文单词,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
“《约克水手鲁滨逊·克鲁索的奇异的冒险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海难中幸存下来,孤身一人漂流到美洲海岸,在靠近奥鲁诺克河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如何不可思议地被海盗所拯救。由他本人书写》”
“和李珞一样,为了尽可能的从一开始就留住读者,笛福当初专门为这本书取了这样一个长的离谱的书名,为的就是读者在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娱乐圈之风水不好
顾道长生
勤王记
宫女谋
民调局异闻录
神级进化时代
奇侠剑缘录
重生之假面骑士kabuto列传
锦绣弃妃:废材五小姐
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