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14谁要害我(1/4)
第214章214谁要害我
夜更深了。
丞相胡惟庸锤着自己的腰,慢慢落后在人群当中出宫回家。
别看他比朱元璋年轻,可是长久高强度的工作,他感觉自己苍老的真是快,在床榻之上的表现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他真不知道朱元璋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精力。
尤其是胡惟庸知道自己还有左膀右臂协助他处理各种政务。
但报给朱元璋的奏章,可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处理啊,甚至还要挑出来不少教导太子如何处理。
光是这份工作量,就不是寻常人日复一日能顶得住的!
涂节的话让朱元璋嘴角带笑。
妹妹他们二人的大婚还没有举行,就有人想要把王布犁给搞得离京,看样子是想要搞事啊!
这种事决不答应。
“你还年轻呐。”马皇后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
“况且标儿还年轻,你还得扶着他多走许久呢,今后也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抗在自己身上。
原来他气愤是在这里啊!
因为这套理论是很符合皇帝的统治的。
涂节出列拱手道:“陛下,驸马在江宁县的所作所为,连百姓都极为夸赞,都说陛下慧眼识人,招了一个好女婿。”
他今天早上都听着坊间百姓传疯了,说他是包青天,每次去六部都得抓一连串贪官污吏出来,这还了得!
吴卫也明白王布犁话里的意思,是有人开始在背地里搞他了。
“吴老爷,刑部有人来讨论案子之事,回头再聊。”
对于盖玉玺这件事,朱元璋根本就不会假手于他人的,连他儿子朱标都碰不得。
朱元璋的反问,底下进谏的臣子都没有回答。
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审定一下吏部初拟的候补官员名单,或者在提请需要他加以“同意”和加盖御玺的奏疏中做一些次要的改动。
胡惟庸站在群臣前面不发一言,大殿内的许多头头也都明白。
最近街面上都传言驸马爷夹着册子去六部当中的哪一个,哪一个部的人都会倒霉。
其实在吴卫看来,王布犁这个姿态有点过于低了。
大家都是来打工的,难不成真的要为大明鞠躬尽瘁?
朱元璋在大殿内喝着肉粥,今天讨论到了晚上十一点都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
时间还长,可就是这种不受自己掌握的事情,才总是让他心中总有忧虑。
因为他搜了一下,老朱的嫡长女嫁给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叫王布犁的人,而是汝南侯从子梅殷。
现在倒是没有人识破朱标的身份,更不用说县衙当中也混了不少检校之人,想要下毒毒害太子,也是很难的。
“自然是的。”
所以这个“真实的谣言”才会流传的如此之快。
待到下朝之后,朱标便又换上官服,前往江宁县县衙。
就这,你还得说朕打的好。
从任命数以千计的各级文武官员起到全面或细小政策的修订,他都得管。
难不成陛下又在暗中交代王布犁做什么事?
所以最好能把他外派出京,去不了广西那种烟瘴之地,就把他派到北平去,那里的布政使正愁没人呢。
朱元璋又联想到王布犁他熟读大明律令,而且对于自己没有依照大明律,就干掉那么多空印案的官员很是气愤。
如此夸耀王布犁的话,举不胜举。
明明两個人在背地里却是经常见面闲聊,可在明面上,又是一副装作不认识的模样。
等到进了房间后,王布犁顺手把房门关上:“太子哥,怎么今天又有空来了?”
毕竟他老爹能够在元末大舞台带着一家人活下来,必定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
他能跟咱们是一条心吗?
肯定不能!
吴卫现在想要再搭上胡惟庸的线那也是不可能了。
现在通过王布犁搭上太子的线,那也是极好的。
朱元璋停下喝粥的动作,轻微点头,愿不得贪官污吏杀不干净。
“世上哪有全能之人,纵然是能侥幸进入仙境当中的王布犁,也不过是在有些事情上会显得比较机灵罢了。”
现在是他挚爱的发妻说的,朱元璋也轻微叹息一声:
“朕太想进步了,太想大明越来越好了。”
此时朱元璋不想把他内心的忧愁说给自己的妹子听,因为这种事她也没什么办法,大概是夜里会发愁的睡不着觉的。
陈宁也没有多问,只是轻微点头。
这件事指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
吴卫颔首,便让王布犁各自去忙了。
皇帝是权力结构的拱顶石,没有他,官府的权力就不能运转。
最重要的是王布犁把大批国子监的学子都鼓动去北方历练,他得起个带头作用。
待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改写传奇人生
仙界大商人
弃妃无双
大明孽子
庶女宝典
面壁者:谁都想破我的壁
穷法神和他的败家麻雀
醉了三国
天玄战录
笑傲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