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207大雨一直下(1/4)
第207章207大雨一直下
朱标在回宫的时候,负责监视的检校也已经把二人之间的对话全都整理完毕,放在了朱元璋的案头上。
朱元璋瞧着未曾干涸的笔墨,仔细的阅读起来。
当朱元璋看到王布犁说他给百姓上京告御状的事,竟然是好心办了坏事之后,心里说得劲那真是假的。
“朕如此开明,在臣子眼里竟然是这样,到时候百姓被手底下的官员残害,他们求救无门,岂不是?”
朱元璋哼了一声,继续往下看。
“朕竟然比不上刘玄德?”
“他可真是咱的好女婿,竟然说咱苛求诸葛亮这样的臣子,是痴心妄想?”
夜里,王布犁因为大雨半推开窗户发愣。
免得此等诬告之举成风。
“如此大的雨,怕是要淹了!”
朱元璋派人去把钦天监的人叫来,让他们算一算这场大雨要下多久?
一旦下的太大,江面上涨,怕是要淹了沿岸百姓的家。
他想要以天下人为棋子,但不是所有棋子都会老老实实的按照他的安排去走。
“你说的倒是在理。”
“驸马爷,多亏了您拿来钱财,修缮监狱,否则按照昨夜这大雨,监狱非得被冲塌,犯人也得死上几个或者逃跑。”
朱元璋也不着急,便转身回去继续批阅奏章去了。
纵然临时工手中只有一丁点权力,那也会把这份权力极大的发挥出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豪民”“帮虎”这类帽子便可以满天飞。
只不过因为王布犁要搞试点,先拿江宁县做榜样,待到明年再把经验传给上元县整治一番,未曾想今年就用到了。
既然干得不好,那咱们也就该换一个天子上来了。
“嗯。”
“嗯,看完了。”
故而不少人七上八下都没有回答。
否则一旦王布犁这类人年老或者故去,下一个皇帝当任,照着王布犁这种标准寻人,钦差之事怎么能继续推行下去呢?
“不对!”
想要让他发愤图强,干曹操那种事,还真是抬举他了。
于是诬告成风,人人自危。
可天子一旦这么轻松的询问,大概会处理一批人。
这是要闹灾了?
一个城市建造的好不好,还得看下水道,不是上面建造了多少层。
朱元璋甩了下衣袖:“朕觉得便宜了他,既然他不懂修渠的重要性,就让他去广东亲自修渠吧,让他长长记性。”
“花言巧语。”
负责审讯被绑缚者的通政司的力量也很有限,如此大规模的人被关进京师监狱,连轴转也审问不过来,更不用说按照正常的流程还得派人去当地寻找证据以及认证之类的。
“嗯。”
“嗯,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哦?”朱元璋佯装不知的道:“伱可以说一说。”
所以才会对茹太素这等上书写个一万多字都墨迹不到重点的臣子,十分的厌恶。
朱元璋应了一声,便挥手让好不容易打探消息回来的人去烤烤火,换换衣服,喝口热汤。
朱元璋认为底下的臣子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情况来达到累死他的计谋,实在是过于操劳了。
“爹,你都看完了?”
朱元璋颔首,看样子等明天番邦使节来了之后,朕还得再次卖给他们更新版本的。
“爹说的这是什么话?”朱标也是哈哈大笑道: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思考着自己这般操劳,是不是被丞相胡惟庸那个狗东西给算计了?
朱元璋可不相信胡惟庸是個蠢货,那个老小子是面带猪像,心中嘹亮的狗东西。
他强压着怒火,继续往下瞧,儿子女婿二人针对上京告御状又探讨了一些预防性的办法。
青天大老爷的名头也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能戴好。
当朱元璋看见王布犁所言天子爱当青天大老爷,手底下的臣子便会想方设法让他多当青天大老爷的时候,一下子就愣在原地。
毕竟,“明察秋毫”的朱元璋只有一个,其余人都是哄骗他的奸臣。
朱元璋在讨论空隙当中,又发现了弹劾王布犁的事情。
谁都害怕别人因为勒索、报复为目的的诬告,胡乱给他扣帽子,押送到京师去。
朱标见他爹终于听进去自己的劝告,连忙开口道:“既然如此,莫不如想个法子不必如此劳累,才能更好的延绵益寿,统治大明。”
要不然他每天凌晨起来,子时前睡觉,哪个皇帝比他还要勤政?
大多数人都是痴迷享受,只有咱这个大明开国皇帝,才会十年如一日的这般辛苦操劳。
事实上通政司处理案件的尺度,主要是依据朱元璋的政治需要,而非案件本身的真相。
雨下少了不行,可雨下多了还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去做地主婆
天庭直播间
宠妻无度:老婆别想逃
反派的猫会种田
农家娘子,抠门相公滚出去
数据附身
旺夫小哑妻温婉宋巍
影帝从签到开始
商女归来
重生修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