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65章 入主中原(四)(1/2)
燕赵军副总兵李信此次作为豫军总兵内定人选,挥师南下,颇有踌躇满志之意。
在旧朝官僚体系之中,总兵或许不算什么,原蓟辽总督王自如当初擅杀大将,斩杀的便是皮岛总兵毛振南,事后也并没有受到德正帝陈安宁的严肃处置。
毕竟总督一级屈指可数,总兵官数量却多达数十位,双方不在一个重量级。
但在冀国公府一系之中,迄今为止,仅有齐鲁总兵、登莱总兵、燕赵总兵、陕甘总兵、晋阳总兵等五位高级将领,加上他李信,也拢共才六位总兵官。
随着冀国公府一系逐渐势大,最终若能统一天下,他李信凭借从龙之功,或许还有名列青史的那一天哩。
想到这里,李信便激动不已,难以自持。
尤其是这次南下,他所面临的对手,还包括大顺军在内,这让他更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哼,你们这帮小人,还故意揶揄我,封我为海昏侯,我怕你们是昏了头。”李信小声抱怨道。
不过,虽然有心在大顺军诸位高层面前,再一次证明自己,以报当年被放逐松江之仇,但李信也明白,凭他手中现有的实力,还只能慢慢筹划,等待机会,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燕赵军虽然是一支强军,但先后两次出征,行动范围包括陕、晋两省,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了一些死伤,且在整编陕甘军、晋阳军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控制,又从燕赵军营中抽调了一部分主力,用于掺沙子。
此次接收豫省,整编豫军,燕赵军总兵韩奇虽然对此感到振奋,这意味着冀国公府一系即将统一北方大部,但他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也不止一次在冀国公周进面前大诉苦水。
“燕赵军一部进入陕甘行省,编入新整编的陕甘军,协助总兵大人曹化蛟掌控营中形势,我当时一句话也没有说。晋阳总兵左光先向冀国公府一系求援,也是从燕赵军调拨部分兵力,直接编入晋阳军营中,助他稳定三晋行省局势,防止吴月先再度行使北失南补之计,我当时也是以大局为重,对此表示全力支持。”
“但问题是,燕赵军主力两次外调,可谓伤筋动骨,对燕赵军战斗力的削弱,恐怕也不是一星半点。现在豫军整编,若是也要从燕赵军调人,我不敢不服从,可也担心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北地形势啊。”
说到这里,韩奇还特意向东边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周进明白他的意思。冀国公府一系和清廷议和之后,以长城为界,山海关的防守更是由北直隶行省总督、忠靖侯史鼎接管。
若是忠靖侯史鼎不可靠,放清军入关,编制不全、兵员短缺的燕赵军,纵使有武器上的优势,但面对女真官,和其他地方军头,或者两大流民军政权,有着各种各样的牵连,有心投靠他们。
也有些中下级武将或文官,认为冀国公府一系的诸多政治主张,比如取消嫡庶之分、坚持孩子生母永不为奴等一系列离经叛道的做法,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不想投靠冀国公周进。
豫省巡抚徐仲华大人宣告豫省归附冀国公府一系之后,开封府城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汹涌。
城中百姓皆能察觉出那股异样的氛围,街头巷尾人心惶惶,交头接耳间尽是不安与疑惑。
一些与地方军头或流民军政权有瓜葛的中下级官员,私下频繁串联,密室之中阴谋诡计悄然滋生。他们或于偏僻酒馆,或在幽静宅邸,压低声音商讨着对抗之策,妄图在这动荡局势里谋得一线生机,投靠心仪的势力。
而另一些因冀国公府政治主张而心怀不满的官员,则在暗中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你们知道吧,冀国公府一系接收豫省,不过是想让咱们豫军做炮灰,让豫军士卒去和大顺军或者宁南军打仗,不论是打输了还是打赢了,冀国公府一系都能坐收渔翁之利。”
“徐仲华大人虽然无能,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从不轻启战端,所以豫省百姓们的小日子,还算是过得下去。等到冀国公府一系接掌豫省治权,势必要加征赋税,抽抓壮丁,以便为其南征北伐提供助力。以后豫省百姓们的日子,恐怕是不大好过了。”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如漫天飞絮,肆意飘散在开封府城的每一个角落。
“冀国公欲乱豫省根基”“徐巡抚叛国投敌”等谣言甚嚣尘上,引得不明真相的百姓们惊恐万分。
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也略显萧条,商人们心不在焉,生怕这城中纷乱累及自身。
巡逻的士兵虽表面镇定,步伐间却也透着一丝紧张,仿佛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整个开封府城,恰似被乌云笼罩,风雨将至,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慌乱景象。
面对如此紧张状况,豫省巡抚徐仲华大人当机立断,神色冷峻地召集起一众亲信幕僚。
在那烛火摇曳的密室之中,他目光如炬,条理清晰地部署着应对之策。
“速调精锐将士,将各城门重重把守,不得有误!”徐仲华的声音低沉而果决,“所有进出人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活色逍遥
表兄不可
医诺千金,现任前妻别耍赖!
拉风宝宝俏妈咪
不良于眠
神奇宝贝之阿桂
侯府长媳
毒舌表哥
超能小保安
尖锋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