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十三章 节 实践出真知(3/3)_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节 实践出真知(3/3)

去它的单纯性和鲜明性。三种原色颜料的混合,在理论上应该为黑色,实际上是一种纯度极差的黑浊色,也可以认为是光度极低的深灰色。品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各组颜色的混合都接近黑。

美术教科书讲三原色主要是为了学习绘画颜料的混合使用,大多数教材及著作中都称红、黄、蓝为三原色。然而言羽因为从小就爱在小学印刷厂捡牛皮纸包书、折子弹、做防水实验等,经常观察学习印刷厂的油墨和彩印技术,结果发现在美术实践中和生产操作中的情况与美术教科书上说的并不一致。后来发现,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并不是以红黄蓝色作为三原色,而是以品红、黄、青作为三原色。

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例如:用青加黄调出的绿,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所以,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品红、黄、青称为三原色,比将红、黄、蓝作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而初中二年级开始,树德九中等很多重点中学已经可以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那时,言羽第一次接触到了后来改变他和儿子命运的神奇的计算机。

那时最初学的是语言,命令很简单,却能完成很复杂的计算,让言羽感觉非常的神奇。特别是计算机上可以玩很多极其弱智的小游戏,比如吃豆子,言羽玩得开心极了,经常泡在学校实验室里不出来,总是乐此不疲。

学习计算机,发现三原色竟然又是红、绿、蓝。言羽就觉得很奇怪,明明记得中小学美术、物理课学的三原色都是红、黄、蓝啊,怎么又变了呢。同学们也都说不可能,于是和他们打赌请吃饭,然后去查资料,大家才发现言羽说得对,事实果真如此。

后来言羽专门查阅了有关光的资料,获益非浅。1966年牛顿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发现光线被折射后分离出不同颜色的光,此现象被称为色散。后来由此确立了三原色理论,三种基本色其实并没有特定组合,唯一标准只要求任一颜色不可由其它两种颜色相加而成,且三种基本色能配出的颜色越多越好。计算机显示器的光源,因此选择了红绿蓝,与传统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红黄蓝不同。

其实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所有物体都是黑色的。只有光照射到物体,物体由于自身特质产生了反射或透射,才会有色彩的特征。

那时的中国社会,还没有手机和平板之类的东西,对那时的小朋友来说,最怕的不是没有电,而是没有光。

言羽虽然从小就在医院的解剖楼和停尸房里穿来穿去,十分大胆,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也和很多人一样,内心之中,其实都十分惧怕黑暗,因为感觉黑暗世界中,隐藏着无数神秘的未知。

后来他终于知道,一个人的心中,如果失去了希望,没有了光亮,那么人体就会变得如行尸走肉一般,沦为一个失去了灵性之光的死魂灵。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豪门契约情人 栩栩若生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逍遥游-月关 人道昌盛 一品大官人 从仙宗真传到无上道主 列国群英志 巫阵 听懂兽语后,我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