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节 政治与军事(2/3)
丘吉尔勋爵传》、《英语民族史》等多部小说和回忆录。丘吉尔认识二十万个英文词语,单这一项,就少有人及。
此外他十分喜欢绘画,年轻时曾有多幅作品在拍卖会上被买走。
言羽看过他的《不需要的战争》---二战回忆录,写得很好,也由此激发了言羽对二站历史的深入研究,从中发现了很多极有意思的历史真相。
比如德国为什么能极速入侵波兰:
首先是波兰过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要求他们不能损失一寸土地,所以他们将兵力在国境线上一字排开。大大分散了兵力。而如果他们后退一些,集中到桑河的后方,也许是更加聪明的部署。同时他们只有落后的骑兵,无法与德国的现代化武器相抗衡,德国派出一支超现代的小型坦克部队,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导致波兰迅速沦陷。
又如法国和荷兰沦陷:
德国的作战计划在一次非常偶然情况下,做了重大的调整,而这次调整根本上改变了二战的格局。1940年1月,一名空军少校带着全套德军西线作战的计划前往伯恩会谈,但是大雾让他迷失了方向,最后迫降至比利时。比利时获得了部分信息。在作战计划中,德国进攻法国的路线仍旧是参考一战时主攻比利时中部的。在这次事故发生后,希特勒改变了他的计划,最终决定从阿登地区进攻色当。而这个英法认为“不能通过的阿登”恰恰就是联军部队和法国马其顿防线的唯一空隙。
5月,希特勒发动西线战事,在对荷兰的战役中,空降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德国仅动用了4000名伞兵部队,仅用了5天,荷兰就投降了。5月12日,古德里安指挥的第十九装甲师开始进攻色当,5月14日,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渡过了马斯河,并击退了一个迟到的法国反击。这时,向西的道路,已经完全向他打开。接下去古德里安不顾上司的命令,又狂奔50英里,如入无人之境,彻底使得法军的防备全面崩溃。法军的指挥官是根据1918年的慢动作方法训练出来的,在精神上就无法适应德国坦克的行进速度,可以说,在战略和战术上,根本就是不是一个层面的战争。战争才开始3天,雷诺就对丘吉尔说,我们已经输了这场会战。甚至连德国人也被自己取得的胜利吓坏了。希特勒感到非常的紧张,一切都太顺利了,甚至都不像是真的。最后一刻,古德里安受到制止,不让他继续在海岸直冲。希特勒的这个极其错误的决定限制了神将古德里安的发挥,让英国人得以从容的撤回33万人。而英国人原来最好的希望也就是能够撤回4.5万人。这个“敦刻尔克的奇迹”使得英国得以保存实力,并在5年后卷土重来,改变了战局。
。。。
1953年丘吉尔也因《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回忆录是文学题材中最难写的,以历史为背景来写回忆录是一件很不讨巧的事情,而把回忆录写成系列丛书,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1881年,7岁的丘吉尔被送入一个贵族子弟学校读书,丘吉尔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到另一所学校。1888年丘吉尔进入仅次于伊顿公学的哈罗公学就读,但是成绩依然不佳,虽然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是他后来之所以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他的父亲决定在儿子毕业后将他送到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893年8月,丘吉尔进入该校的骑兵专业学习。两年后,政坛上不得志的父亲早逝,同年2月,丘吉尔从军校毕业,被分配到第四骠骑兵团任中尉。
1895年10月,刚刚当上中尉的丘吉尔利用假期和朋友一起到古巴亲身体验一下西班牙和古巴当地人民起义的战争。由于其父亲的关系丘吉尔还被英国情报部门看中,要他负责收集西班牙军队所使用的枪弹的情报,此外,《每日纪事报》也聘请他为随军记者,为该报发稿。一个月后,历经了战火、身怀一枚西班牙红十字勋章的丘吉尔回到英国。古巴之旅使丘吉尔爱上写作和记者的生活。
1896年,丘吉尔随部队调往印度,在那里他有时间阅读大量的历史、哲学作品。一年后印度北部部落爆发了反抗英军的武装起义,得知消息后丘吉尔立即请了假,以《加尔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英国的军事行动,他在向两张报纸所发出的稿件的基础上再加入自己收集到的其他资料,写出了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1898年该书在英国出版。之后他又相继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萨伏罗拉》和有关英国和苏丹战争的《河上的战争》。
1899年9月,已经辞去军职的丘吉尔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英布战争。在随英军士兵行进途中被后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所俘虏。丘吉尔虽然是随军记者,但是因其携带武器并参加战斗,布尔人拒绝释放他。1899年12月,丘吉尔极为大胆地独自一人越狱成功,在当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洛伦索-马贵斯(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80当倒爷
你之所在心之安处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觉醒后,我嫁渣太子他小叔
网游之最强法王
仙界无敌战神
大宋北斗司
闪婚厚爱,爆宠萌妻99天
将门贵秀
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