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骥伏枥(4/6)
朕现在所有的三个儿子当中,立谁为储更为合适?”
李晟知道皇帝会问这个问题,所以只是略作思索,便说道:“盛世立,乱世立贤。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萧云鹤微微一笑:“朕也知道。你会这么说。独孤淑妃为朕生地皇子李铎,的确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理所当然的国储。盛世立。乱世立贤地说话,也很有根据。”
“难道陛下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吗?”李晟疑惑的反问。
“这没有不对。朕也没有说,李铎不可立。”萧云鹤说道,“但同时,朕也没有说,非立李铎不可。”
“陛下,你这……”李晟苦笑道,“不是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吗?”
“呵呵,良器你别生qi,不是朕故意这样搪塞你。这,其实就是朕心中最深切的想法。”萧云鹤说道,“历来,君王立后,总是被一些固有的思维和说法所束缚。大齐步入景兴年后,基本上已经是告别了乱世,迎来了和平的年月。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人,尤其是仕子人和大臣贵族们,都会一致拥戴皇子为储君,这是很容易出现的状况。独孤淑妃本来是出身蛮邦的,在大齐没有任何地根基。可是现在,也有许多的朝臣和仕子们,乐yi投效于她,就是看中了皇子李铎的身份。这些事情,朕知道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也不是说就是反感了。但是,如果李铎将来不成器,朕是一定不会立他为储的。同样地道理,李淮与李器,都有同样的机hui。但只要他们不成器,也就都没有机hui。”
“老臣明白了。”李晟恍然道,“陛下是要……择优而立?”
“说得不错。就是择优而立。既不是立,也不是立贤。”萧云鹤说道,“这个优和贤,是有区别地。贤,是指贤能,比喻朕这种韬武略。而优,则是品行为先,能力为辅,而且是在众人之中最出色的。盛世之君,最重要的就是要德行好。否则,就会成败家子儿。朕不指望朕的儿子能超越朕,能把大齐的版图扩大一倍、两倍或者多少倍。朕只需要他给百姓们好日子过,不要胡作非为不要断送江山,这就足够了。”
“这……”李晟惊愕不已。原来皇帝,对自己的儿子这么没有信心?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良器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朕对自己的继位者如此没有信心,对不对?恰恰相反。朕对他的这种要求,是最底线的、最基本的。如果连这些都办不到,其他的也就不必谈了。而且这种事情,说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却未必会容易。因为朕这个皇帝站的高度,比前几任先帝都要高。对朕的后继者来说,是很难超越很有压力的。当年,太宗皇帝也正是对自己的继任者期望太高,所以弄得李承乾重压之下难以喘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于是让他整个人都走了性了。朕想地是,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勉强。我们不能用朕的标准、甚至是超越朕的标准,去要求朕的后继者。这没什么好处。也许他本来是具备这一能力的,在重压之下,也会畏手畏脚甚至是产生逆反心理。最终一事无成。这一点上,太宗子李承乾是最好的例子。”
“哦,原来如此。”李晟醒悟道,“老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陛下是想再等一些年头,多花时间来观察。看哪个皇子最适合做皇储,再考lu立储地事情?”
“对。就是这样的。”萧云鹤说道,“朕不会为了立储而立储。东宫里头,宁缺勿滥。你刚刚所说的势力平衡的弊端,朕也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是在担心。后宫那么多皇子,今后这些年在朝中势力如此均衡。一旦到时候国储明确,没有站对阵营的大臣。会遭到不可测地危机,对吗?”
“正是。陛下英明!”李晟惊ya而又感激的看着皇帝,说道,“陛下能想到这一点,足以见得心中也惦念着满朝的臣子,考lu着我们的生死安危啊!”
“朕如何能不考lu这样的问题?”萧云鹤面带微iao,拍了拍李晟地手,说道。“放心吧,有朕在,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的。朕说过了,太宗皇帝晚年犯下的错误,其中很重大地一点。就是让后嗣储君之争,引起了朝堂恶性党争。最终酿出了许多的血案。贞观末年,朝堂党争分野十分的严重。就连房玄龄这样的老臣名宿,也险些命丧党争之中。若不是孙皇后临终遗言让太宗皇帝死保房玄龄,相信他也难逃一死。当初太子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和晋王李治四王相争,最终李治胜出。以孙无忌为首的一群人从此主宰了朝政,大权独揽。以前跟随太子、魏王和蜀王的大臣们,都遭了秧。当时的政治环境的确是异常地混乱,连太宗皇帝都对那样的时局失去了控制力。那实在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说到这里,萧云鹤回忆起了前世晚年时所经li的种种事情,一切历历在目,心中时不时的一阵阵唏嘘和抽痛。
李晟看到皇帝说得如此动情和真切,不由得疑惑道:“陛下何以对贞观时的事情,了解得如此清楚?老臣也读过数次我朝史书,也没有陛下理解得如此真
“宫中自然有许多密档,是一般人所看不到地。”萧云鹤微微iao了一笑,巧言搪塞了过去,转过话题来说道,“依旧来说我们的问题。良器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必死后宫逃脱计划!
国产动画大冒险
下山之后的美丽生活
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特种教师
绝世战祖
我成了宗门老祖宗
废柴嫡女,王爷的惹祸妃
食修
超神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