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号角(5/6)
。”
“朕任命你为尚书左丞平军事章事,专司负责北伐军的诸项事宜。”萧云鹤说道,“即日起。成立北伐军机处,由你和马燧负责领头,兵部所有官员都参预进来。全国上下七十余万兵马和所有民夫粮草,你们可以任意调动。满朝大臣和所有将军,都要听从你们的指令。命令以弘馆章印盖出,朕要亲自审阅并加盖玉玺方能生效。”
武元衡不敢多言,只得拱手应命。本来他东征回来后。萧云鹤就有意任命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与马燧平起平坐的料理朝政。可德妃武琦云提出了反对意见,武元衡自己也坚决不肯接受,因此才作罢。于是,回朝后的武元衡连以前吏部尚书的职事都丢了。只落得了一个从四品光禄寺少卿地虚衔,终日陪在皇帝身边,负责安排皇帝与宫人的饮食起居和重大宴会。现在皇帝任命他担任尚书左丞,那就是仅次于仆射的官职,是尚书省最高官的副手。平军国章事。就是让他专门处理军事,相当于大齐的军委副主席了,比李晟这个国防部(兵部尚书)还高了一个级别。
对于皇帝的这个人事任命。众人虽然有点惊讶,但想一想,又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合理。…本来武元衡就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东征时拿下地功劳又十分巨大,足以胜任此职。马燧因为是主管右神策卫,因此不太方便直接主理北伐之事。让他与武元衡搭档,也是为了方便武元衡调动大齐其他地域的军资与兵力。
北伐军机处的成立,也标志着萧云鹤已经下定了决心开始收拾河陇和西域的事情。一副沉重的担子。再次压上了武元衡地肩头。
“北伐军的人员配置、兵力部署,全由你们军机处自己商定。”萧云鹤继续说道,“议定之后,报予朕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完毕。明天的这个时候。朕要看到已经开拔的北伐军。”
武元衡和马燧等人各自心头一凛,齐齐拱手应诺。
萧云鹤凝神看了武元衡几眼。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事情大概就这样安排下来了。卿等回去吧。即日起,取消公休与轮假。若有特殊情况要休假地大臣,须报予朕来亲自批审。三省六部与各个衙门,都把工作重心放到支持北伐上来。从现在起,所有准备动工或正在施工的皇家园林、房舍构造工程全部停止。北伐一日不休,工程便一日不得进行。节约一切花消用度,全力支持北伐!”
“臣等遵旨!”众臣一起拜领圣旨。心中各自道:这些年来,皇帝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下决心要干一件事情的。看来这北伐……是景兴年以来最重要地一件大事了!
事情都交待完毕了,御前会议也到此结束。所有人都感觉背上了一副担子,身上沉甸甸的。
“陆贽,你留下来。朕另有话问你。”群臣准备退下时,萧云鹤将陆贽唤住了。
陆贽走上前来,拱手拜道:“陛下但有赐教,微臣洗耳恭听。”
“的确是有一件事情,朕想听一听你是什么意见。”萧云鹤说道,“就是关于北伐军的元帅人选。”
陆贽微微一怔:“陛下,微臣不懂军事,而且也不是军机处的人。这样的事情……实难揣度。”
“正因为你是局外人,所以朕才要问你的意见。”萧云鹤说道,“军事,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任何一场有目地地战争,也都将导致政治时局的变化。朕,不会只为了战争而战争,也不会忽略战争背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变化。你虽然不懂军事,但政治上的觉悟却超越所有人。说一说,北伐,由谁挂帅比较适当?”
陆贽拧着眉头寻思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他生怕皇帝看到他为难地表情,于是将头低了下来。
“怎么,有难言之隐?”萧云鹤追问起来。
“没有,微臣不敢。”其实陆贽和萧云鹤之间,是心照不宣。早在东征淮西时,陆贽就看出了皇帝用人的意味,就是要平衡朝堂与后宫地实力比对。皇帝这时候来问他北伐军的统帅人选,其用意也不外乎如此。
陆贽心中飞快的思索道:“现在朝中的势力,逐渐受后宫的影响越来越大了。贵妃吴氏与贤妃郭氏。有国都两大豪门仕族的支持,势力如日中天。虽然郭、吴两家在朝堂和军队里地势力都不强,但是作为国都最大的两个仕族,对政治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吴贵妃生下了三皇子李器以后,更加受到了皇帝的宠幸。吴、郭二妃的地位,从此稳如磐石牢不可摧。不过,郭、吴二家最大的弊端。就是在于门下没有十分出色地将军子侄。唯独一个有点军权和军事经验的左金吾卫大将军郭钢,也是个半吊子,那是绝对不能挂帅的……”
“淑妃独孤墨衣,则是全靠着我和马燧等人在帮衬。三省六部中,有许多我们这系的臣子。淑妃的力量也在慢慢壮大,皇子李铎地地位,也在不断攀升。马燧统率了收复河北之战,战功足以标禀史册,在军队里的人望已达顶点。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方便再让马燧去挂帅了的。其他的如李光进与李光颜,虽然够格,可是他们现在自己份内的职责也十分重大。抽不开身;段佐与路嗣恭,也还不足以挂帅。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系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之血统
综穿之孟婆来碗汤
亿万房东,你栽了
悟空,就决定是你了
神级传承
全球降临:百倍奖励
华梦录
娇宠之邪王的特工妃
赤血龙骑
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