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招(5/6)
晟看着皇帝的脸‘色’有些不悦,惊讶的道:“陛下,马燧在奏折中说了什么?”
“怎么,你都还没有看吗?那拿去看吧。”萧云鹤将奏折递给马燧,脸‘色’有些不好看。
李晟看了一遍,也愕然的惊道:“马燧……要乞骸骨归田?怎么会这样!”
“这个马燧,跟朕玩起了矫情了!”萧云鹤有些生气的说道,“朕只是想让他归朝做宰相,辅佐朕来进行兵制改革。他肯定是以为朕担心他拥兵在外放不下心,调他回朝是要夺他的兵权。”
“这……”李晟也一时语塞,接着看了奏折,说道,“马燧又举荐了他手下大将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统兵镇守河北。他这样做,倒是有点安排后事的味道。”
萧云鹤问道:“李光进和李光颜这两兄弟,你熟悉么?”
“略知一二。”李晟说道,“大哥李光进,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二弟李光颜,比他兄年少十岁。他们兄弟二人,一直是马燧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李光进擅于用兵极富谋略;李光颜武艺超群勇冠三军。这兄弟二人在河北军队里的声望极高。军中的将士们称呼李光进为大大夫,李光颜为小大夫。再加上一个段佐,这三人就是马燧最为倚重的三员大将。这些年来,马燧之所以战不胜所向披靡,离不开这三人的鼎力相助。”
萧云鹤眉头轻锁思索了一阵,缓缓点头道:“朕明白马燧是什么意思了。”
“何意?”李晟疑‘惑’不解。
萧云鹤微微笑了一笑,说道:“马燧和他手下的那一批战将,都是太上皇与前太子的人。虽然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倒戈投效了我,但是心中仍然法割舍对太上皇和贤王的感情。同时,又担心朕会对他们不放心。会削他们的权,甚至是暗中忌惮治办他们。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马燧为了保全部下,愿意自己退出朝堂不问政事。这就是为了向朕表示,他马燧意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如果没有了他马燧,朕要控制他手下那些大将,就会容易了。”
“哦。原来如此……”李晟恍然大悟,说道,“可是陛下一直以来都对马燧十分的信任。当初陛下还是太子地时候,就将十万大军和大齐在河北的半壁江山都‘交’给马燧了。事到如今,他为什么还这样疑心忡忡呢?”
“呵呵!”萧云鹤笑道。“良器,你说错了。不是马燧疑心忡忡,而是马燧的部下们,对朕并不完全信任。马燧的这道折子,朕第一眼见了着实有些不舒坦。可是细心一想。又觉得他这道折子上得很聪明。良器,你想一想。既然他马燧都要退位不管事了,为什么还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大将来坐领河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对呀……”李晟寻思了一阵。突然醒悟,说道,“马燧,这是为了给陛下一个收拾河北将士之心的机会?!”
“说得很好!”萧云鹤称赞道,“马燧上的这道折子,肯定是事先跟部下说明了地。假如朕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昏君,肯定会答应让马燧回归田园,并且不会放心让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坐领河北。马燧却是大胆的反其道而行之。自请辞官,又举荐自己的两名大将。假如朕先重用马燧为相,然后又启用李光进兄弟的话……”
“那李光进、李光颜以及马燧麾下旧部,一定对陛下诚心佩服、誓死效忠!”李晟有些‘激’动地说道,“陛下能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他们没理由不折服!”
“说得好。”萧云鹤面‘露’微笑,说道。“让中书省起草一份圣旨。朕正式任命马燧为尚书左仆‘射’,率八万大军回到国都,入朝理事。任命李光进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总摄河北道诸州县兵马;徐光颜为并州大都督,镇守北都。”
“行军大总管?”李晟疑‘惑’道,“陛下,何不任命李光进为并州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一职,大齐已经弃用多年。现今,其职务范围已是有些模糊。微臣担心圣旨下达后,李光进与河北诸官将会有些‘迷’‘惑’不解,导致职务‘混’‘乱’。”
“放心吧,不会的。朕会另外下旨给河北其他各州县的官将,让他们的兵马一起听候李光进调谴。”萧云鹤说道,“马燧归朝后,兵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时候,朕怎么还能任命节度使?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么?节度使一职军政大权独揽,朕会逐渐的取缔这一项不合理的制度。”
“取缔节度使?!”李晟眉头皱起,缓缓摇了摇头,“怕是难哪!”
“难,确实是难。可是为什么难呢?就是因为大齐已经被节度使荼毒得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萧云鹤说道,“每个人都默认了节度使地存在,认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没有人想过要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就像当初朕在西川百对赤松德赞的猛扑一样。悬殊的实力差距让许多人都认为朕是必败疑。可是结果呢?朕两次击败了赤松德赞,让他丢盔弃甲退回高原。事实证明,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要有信心去面对它。先要让自己确立能够战胜它的决心,才会主动的想出能解决地办法。如果打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必败疑,那才是真的会失败。”
“陛下说得是……事在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穹仙主
军中绿花
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陈东王楠楠
红楼春纤
修仙升级系统
执掌王权
痞女辞官
权宠天下:神医小毒妃
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