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 晚来风急(五)(5/7)

稳坐,师公王华更是一举入阁……

历史,已经悄然改变!

最初的最初,沈瑞也不无担心那所谓蝴蝶效应,然随着一步步融入现在的生活,他又如何肯眼睁睁看着那悲惨的历史在面前重演!

做当做之事,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便当大道直行!

沈瑞暗暗下定决心了。

这次王华入阁,沈瑞是打心底里高兴,对自己今后要做的事,也更多了一份信心。

那边杨廷和掌了詹事府,又在内阁专掌敕诰,也同入阁相差无几了,也算是大权在握了,于沈瑞这个女婿自然好处多多。

“可惜了你如今不曾入仕。”与沈瑞密谈朝事时,沈瑛忍不住道。

其实沈瑛自己也是颇为惋惜的,若非守孝,原正五品通政司左参议的沈瑛此时只怕能更进一步。

沈瑛原就是东宫旧人,此时正值小皇帝大肆提拔自己人的时候,且他同王守仁都是弘治十二年的二甲进士,私交亦是不错,也算得王华子侄辈,加之有杨廷和关照,跃上一级两级都不在话下的。

如今,也只好兴叹一番了。

还有一年多的孝期,只看这一年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下一年又是什么样子。

沈瑛也只不断联络旧友,维持关系,以待他日起复时能用上。

这些时日,沈瑛与沈瑞聊得较为深入,当初沈瑞不好在书信里写与寿哥关系,如今当着沈瑛也都合盘托出。

沈瑛曾在沈瑞杨恬文定时于杨廷和府上见过微服私访的昔日太子当今的新皇,对皇上与杨廷和的亲近关系心中有数,因此听得沈瑞说与寿哥的几次接触,并不以为奇。

沈瑞既与沈瑛说开,许多事情便都不相瞒,也正好与沈瑛商量事情。

大约因为在通政司任职的缘故,沈瑛要比在翰林院呆得书生气十足的沈理圆滑得多,朝中许多人事关系也看得更为透彻。

尤其这次的风波里,因着谢阁老,沈理也卷入其中,不免失了冷静。沈瑞便主要同沈瑛商议。

在上书之前,沈瑞和沈瑛谈了刘忠的劝告,沈瑛便依言暂时没有出去,并同沈瑞一起劝说了沈理。

然如沈瑞所料,沈理是不可能不上书的,伏阙百官中自然也有沈理一个。

如今,谢阁老致仕,沈理也难免不受牵连。

“然则理六哥到底是姓沈,不姓谢。”提起沈理来,沈瑛向沈瑞道,“且理六哥与王家关系也极亲近,王老大人也不会由着人动他。”

沈瑞虽心底抹不去担心,却也点点头,他是去与王华、杨廷和甚至宫里的张永都打过招呼的。

“便是那人想动作,皇上见是你的族兄,也不会同意的。”杨廷和这般向沈瑞说。倒是对小皇帝与沈瑞的关系,比沈瑞信心还足。

杨廷和还表示,这种时候不是要躲事儿,而是正该当趁着有合适的缺儿,让沈理挪一挪地方,诸如他举贤不避亲,就挪詹事府来,左右庶子平调完全没难度,弄好了,少詹事也不是不可能。

这位置本身就已是极好,且有杨廷和在,刘瑾也不敢怎样。

沈瑞也与沈瑛商量过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他们的种种应对,也一致认为,能到詹事府,是再好不过的出路。

却不曾想,沈理过来言说,谢迁与他谋了外放的差事,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

沈瑞与沈瑛皆是惊声道:“怎的还要外放?”

沈瑛大为皱眉,道:“此时京中位置也不是坐不得,外放恐是要错失良机了,岂不遗恨。六哥再与谢老大人说一说?”

这场伏阙对沈理的影响也是颇大,这时他也有些意兴阑珊,只摇摇头道:“既已谋了此处,便即去罢。京中……唉,也多是非。我三舅兄已是辞官了……”又道,“往山东也甚不错,我想着,族里正也要往山东去人,有我在,总是便宜。”

沈瑛心道谢豆在大理寺,又怎么同翰林院能一样,只不好说出来,因又劝了两句,见沈理心里已是认了往山东去,他也颇为无奈。

因又细细问了谢迁那边如何说的,沈理不疑有他,便也认真答了。

三人就山东事说了小半个时辰,因沈理是从谢府出来便直接来了沈瑞这边,家中还不知道外放的消息,便也不久留,即要回家安排一番。

待送他走了,转回外书房,沈瑛才冷下脸来,沉吟片刻,向沈瑞道:“谢家,只怕不可与谋。”

沈瑞原也没觉得谢家是同路人,并不以为然,笑道:“瑛大哥,谢家又几时与咱们谋过。”

沈瑛摇头道:“不是。你且想,谢老大人为何要将理六哥外放?”

沈瑞一愣,思量两回,皱眉道:“虽说这般应对未免示弱了些,但这种时候,也是保全之意吧。”

他记得前世史上刘瑾是兴大狱整治了刘健党、谢迁党许多人的,足可见刘瑾恨意。谢迁想必也是知道的吧。

不过,确实……谢迁除了三子,旁人也不曾离京,没道理只沈理这个女婿只能靠离京保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龙血神帝 盖世群英 生机变 仙路慢慢 上古术巫之伏魔圣童 花瓶指南 [聊斋]龙气艳压群芳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许仙是坏蛋 战神混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