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五章 冒牌货(2/3)

是曹副总理的小儿子。”

徐君然傻眼了,半晌都没吭声,最后憋了半天才开口问道:“那个,那人多大岁数?”

刘华强皱起眉头想了想才说道:“大概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说实话,县,他跟您差不多大的年纪。”

徐君然叹了一口气,苦笑了起来,摇摇头对刘华强说道:“刘主任,实话跟你说,弄不好,这是个骗子。”

“什么!”

刘华强顿时就呆住了,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徐君然:“县,您不是开玩笑吧?”

徐君然的表情十分严肃,对刘华强认真说道:“你现在马上联系白书记,请他,不,我亲自过去好了,这个事情我得当面向白书记汇报。”

刘华强看徐君然这么严肃的说着话,也不敢多说什么,心里面虽说满满的都是疑惑不解,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两个人起身离开县政府招待所,朝着外面走去。

这个时候已经下班了,白林肯定不会在县委办公室里面办公,要见他,就只能选择去白林的家里面。徐君然找不到地方,自然只能让刘华强给他带路了。

一路上两个人各怀心事,谁都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默默的走着。

走到一栋楼房前面的时候,刘华强站在门口对徐君然恭敬的说道:“县,这就是白书记的家。”

徐君然点点头:“行,我自己进去就可以了。”

刘华强略带失望的点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两位领导谈话,自己这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级别还不够在一旁听着。

就在他临近转身的时候,忽然听到徐君然淡淡的开口说道:“以后政府办的工作,老刘你要认真负责起来,有什么困难及时跟我沟通,明白了吗?”

刘华强的身子一僵,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一下就不同了,声音洪亮的对徐君然点头道:“徐县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知道,自己终于打动了这位新县,成为新县圈子里的第一个成员了。

在社会中,多数人注定是要别人替他们说话的,尽管由工作、生活而形成的众多人际交往圈子内,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但事实是总会有一些人被另一些人左右,社会也就分化为平民、精英、贵族。他们依照经济条件,化教养、政治需求,各自建立起一套行为准则,在这些准则之下,圈子也就成为一个准社会单位,虽然无形无声,但它限制着每个人的行动,同时也相互碰撞和渗透。

政治上圈子的魔力在于一旦进入圈内,就不约而同地形成默契,对圈内人的事情不遗余力、有求必应,政治生活私人化,圈内兄弟好办事。私事公办,化私为公,是圈内相互谋取私利时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大凡进入圈子中的人在圈子内需要办什么,往往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而在官场当中,围绕权力人物,都会形成一个生态圈,衍生各类物种。权力人物一旦失势,生态圈就不复存在了。那些赖以生存的物种就会退化、变种、迁徒、绝迹。

“谁是谁的人”是一个许多人常用的话,在机关呆过、在企业干过、在官场混过的人,多会用这句话。要知道,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他就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主意识了。古人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个人一旦成了谁的人,他必定战战兢兢,死心塌地地效忠于此人。因为他要从主人那里讨衣食、讨名誉、讨权力。

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治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政治词汇中,与圈子相近的表述还有很多:宗派、帮派、山头、派系、党羽、势力、班子、集团等等。简言之,一个官员置身于这个系统中,或主动自觉加入一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一个派系,或纯粹是被别人当作是某某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归类和贴标签。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没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朝中有人好做官”——被人推荐赏识和提拔了,你就应该站在这个人的队伍中,如果左右摇摆,不但会被这个圈子抛弃,也很容易被别的团体所不齿,也就很难混下去了。

现如今在仁川县,徐君然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来,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圈子,而刘华强,就是他纳入这个圈子的第一人。

当然,也是因为刘华强这个人,主动投靠徐君然,希望融入他的圈子当中。

徐君然笑了笑,看着刘华强在自己的视线当中消失,他很清楚,自己算是初步收拢住这个办公室主任的心了。最起码,在别人给他更高的权力地位之前,刘华强肯定是效忠于自己的。

在官场里面,对于众多的官员来说,他们在站队的时候,要解决好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重要问题是跟对人。首先是政治势力的大小,是权倾朝野如日中天,还是头已过在走下坡路?有没有发展潜力?有没有牢固的根基?核心领袖人物的前途如何?有没有潜在的危机?这些都是不可不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邪帝强宠妖娆妃 天域丹尊 凤帝九倾:妖孽帝君,榻上来 我全家都是刀[综] 抗日之敌后争锋 问丹朱 蹩脚诗人流浪记 快穿女帝家的小白狐 方寒许晴 都市极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