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动起来(1/2)
其实很多时候既定的思路都不一定是对的,就好像眼下的西汉。>
长达几十年的穷兵黩武,社稷百姓基本上都已经被消耗到了一个很极端的地步,而且如今又是新帝登基,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一个动荡的状态。>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来想,西汉眼下最该做的就是安抚好社稷百姓,让百姓们树立起对新帝的信心。>
但这是行不通的,越是动荡,敌人就会越是躁动不安,越是在这种需要稳定的时候就越需要做出动作。>
而姜云枫的这个提议在五日一次的朝会上得到了压倒性的支持。>
在刘彻钦定的辅政大臣中,金日磾和丙吉或许并非坚决,但肯定是站在姜云枫这一边的,再加上姜云枫的这个提议本就没什么错误,而且还应该说是正确中的正确。>
他们又不是上官桀那种怀有异心的人,面对正确的决定他们又怎么会不支持?更何况就连姜云枫表面上的政敌霍光都出声支持了。>
而且还是第一个发声支持的。>
对于霍光的举动很多人都赶到迷惑,从姜云枫上任丞相之后开始,这霍光就仿佛是变了个人一般一心一意地支持这姜云枫,而在刘彻驾崩之后更是一丝丝反对的意思都没有过。>
不得不说,表面上的幻象往往能迷惑住大部分的人。>
从姜云枫到长安开始就屡遭袭击,除了第一次在李陵遗宅的时候是燕王刘旦和上官桀存着断刘彻一条路的心思派人刺杀姜云枫,往后的每一次袭击都是刘彻亲自策划的。>
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姜云枫第一次遭到袭击的时候如此危急,而后面的刺杀都是不痛不痒的,甚至姜云枫都见不到刺客的面就被解决了。>
像奴隶市场的那次甚至霍光的侍卫还尽心竭力的将刺杀的人一一砍杀。>
每次思及至此,姜云枫都会感叹刘彻的果决。>
他不知道培养一批死士要耗费多么大的人力物力,但绝对是要费一些时间的,而且就死士的人选上也并不是那么好决定的。>
不是心无牵挂或者是有极大牵绊的人是不能成为死士的。>
而刘彻就为了试探姜云枫,亦或是想削去姜云枫的锐气,就这么耗费了不知道多少的死士。>
看了看正在埋头努力的刘弗陵,姜云枫叹了口气。>
刘彻的前半生可以算得上是个有为的君主,但纵观他的一生可能都算不上是一个好父亲。>
燕王刘旦的事情没有处理好,最后闹得只能以兵戈相向;昏聩的他甚至还带起了巫蛊之祸,连带让戾太子刘据也因引剑自戮。>
但就是这么一个帝王,这么一个父亲,在对刘弗陵这个最小的儿子时却耗尽心力。>
为了杜绝吕后干政的局面再次出现,他赐死了刘弗陵的生母钩戈夫人;为了年幼的刘弗陵,他早早的就开始为其择选辅政大臣;为了刘弗陵,他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去计划刺杀姜云枫,就为了磨掉姜云枫的锐气。>
在刘彻的后半生,他算不上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对于刘弗陵,他做得足够好。>
“陛下,您还有什么事儿要说吗?”环顾朝堂,姜云枫朝着刘弗陵开口问道。>
“无事。”>
“那今日就此散朝?”>
“散朝吧。”>
虽然说起来很不好听,但实际上现在的刘弗陵无异于是一个傀儡,区别就在于姜云枫是怎么想的。>
“金侍中,赵司农,你们留一下。”>
百官退朝之际,姜云枫喊住了金日磾和赵过。他们所负责的事情都是姜云枫亲自提出来的,必须要尽早的落实并且获得收益,这能让西汉的财政和苛税的情况得到极大地缓解。>
当然,作为刘彻指定的辅政大臣,霍光和丙吉也一并被留了下来。>
鸿宁殿。>
年幼的刘弗陵坐在上首,姜云枫其次,下面的则是被留下来的霍光四人。>
“昨日,本相带陛下去看了一些东西,也提起了一些事情,现在我们共同商议一下,争取尽快的落实下来。”>
“丞相提出的?”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就只有丙吉一无所知,其他的人都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
“陛下,借你一物。”>
虽然姜云枫没有说到底要借什么东西,但刘弗陵却也知道,直接让侍女把姜云枫昨日送给他的玻璃拿了出来。>
“这是本相让人做的,可以做到量产。就目前来说本相觉得每月三十件,由商队、散户等方式运进西域,钱财、粮食、牲畜皆可以作为交换,藉此将外邦大量的财物或粮食等东西收拢到我们大汉。”>
“丞相,就只与外邦交易吗?”说起这事儿金日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拜师九叔开始
娱乐圈之来自末世
全民之次元降临
王婿叶凡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燃烬之龙
九龙圣祖
我上头有督主大人
种毒
我要娶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