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迅猛发展(1/2)
养鸡场很快建起来,第一批肉鸡养出来,在内地销售了,第二批,都交给了山田,这个和谢耀东关系匪浅的岛国人,已经成了一个颇有实力的进出口商人,专门和种花家交易。>
饲料厂的设备,也是山田供给的,除了秋天处理花生秧,还有麦秸秆、玉米秸秆,从源头上断绝焚烧秸秆的陋习。>
即便荣和大部分地方都种了果树,靠河边的这一片,依然可以生产出足够多的秸秆,再说,还可以从临县购买,不怕原材料不足机器开动不起来。>
农牧局派人下来组织当地人搞养殖。>
很多人看上了养鸡,小慧却不能把规模扩大到这种程度,毕竟还有个销售问题,如今,国家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虽然是卖方市场,有多少能卖多少,但买卖转换,那是分分钟就能变化的,她不能冒这么大风险,最好,打开国际市场,签了订单再说。>
如此,养羊养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多种经营,风险就小。>
小慧发现从国外引进的种羊卖得特别贵,一只波尔山羊,两千多,把农民都能吓着了,当下,一只土羊还没有二百块呢,十倍,想养的人都不敢接手。>
小慧通过谢耀东的朋友,从内蒙引进了一批种羊,在当地试验。>
这里距离内蒙不是太远,就是比那边热一些,她觉得应该可以,实在不行,可以和当地的羊杂交。当地羊膻味很重,她就想要纯内蒙羊。>
事实证明小慧的想法是对的,首批一千只内蒙羊长势良好,到了年前,肉羊被贩运到京城,销售一空,养羊户拿到钱,一个个都很开心。>
养殖业在荣和搞得轰轰烈烈,没能养鸡的,家里多少都弄几只羊,唯一缺憾,没有农户大面积养羊,即便农牧局干部推广奶山羊,养的人也不多,不成规模,就没法建奶粉厂,只能用车拉到城里零售,好在市场上奶粉不足,鲜奶卖得也很好,就是太费事,路费贵。>
养羊难以铺开,饲料厂的饲料就不好销售,小慧又看上养兔子,刚好有研究单位引进了安哥拉长毛兔,她就和那个研究所联系了一下,首批引入一千五百只兔子。>
研究所排了一个技术员过来指导,农牧局组织了一个养殖培训班,上次没赶上养鸡培训的,这次都跑去报名,首批一百人,分两个班,除了理论课,多数的时候,就是现场教学,用那一千五百只兔子做实验。>
兔子比较好养,繁殖也快,在荣和很快铺开,这下,养羊户和养兔子的,开始争饲料——都去外面薅青草,哪里有那么多青草可以割?再有,养殖规模起来了,养殖户不得不购买饲料。>
小慧那里用花生秧和秸秆做出的饲料供不应求,不得不派人从外县购买秸秆,回来加工。>
刚开始的兔毛,内销到南方一个毛纺织厂,不久,山田找到销路,大量出口,价格也飙涨起来,当地人眼红得不行,养羊的把羊卖了,也开始养兔子。>
兔子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兔子一般在6月龄左右便可适配,一次经常产仔五六只,碰上有的母兔,每胎八到十只,它生的兔子6月以后又可以生兔子,而且,又不是肉兔,是为了产毛,人们也不捕杀,当地繁殖,加上从外面购买种兔,养兔事业扩张非常快,一年时间,规模在五百只的养殖户,县里不下三十家。>
一般长毛兔年平均产毛在4斤左右,个别的7斤多,一斤毛收购价十块钱,一个兔子一年毛收入四十以上,吃的饲料大约十多块,净入二十多,五百只,就是一万多块。>
养鸡户和养兔子的,一下子进入万元户的行列,这年月,一个县,能有十几二十个万元户就不错了,荣和几十户人家,这在省里都出了名。>
别的有这么多万元户的县,要么是大城市郊区,要么就是有矿,这里没资源、土地也不是多么肥沃,能有这成绩,真的是小慧的功劳。>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上面的人眼里,当然是谢长风的功劳。>
五一节召开劳模表彰会,省里安排谢长风给做个报告,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
当然,没有谢长风这样的干部配合,小慧也不可能发展的顺风顺水,所以,谢长风可以讲的内容,太多了,有养鸡和养兔子的经验,还有养羊没成功的教训,有理论有实例,比某些人空泛喊口号,不知强了多少倍。>
台下参加劳模大会的农村人,也有不老少,他们有人已经致富,有人却还在为脱贫奋斗,不管怎样,都希望自己的村庄乡镇,能像荣和一样,快速发展。>
五一过后,有个县高官找到荣和,希望能复制荣和经验,他最后确定的路线,是养兔子。>
养鸡虽然好,可是没有企业带头,没有青年鸡,没有成鸡收购,不好办,兔子毛可以送到荣和,卖给小慧的公司,反正小慧这里,常年大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铁柱苏小汐
总统谋妻:婚不由你
乡野春风
玄幻:我,无敌从败家开始!
千亿萌妻:老公大人请入局
九天仙族
武神天下
帝国在前进
智能工业帝国
穿越之我是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