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小了(1/2)
容双没想到姬晟会说出这样的话。>
其实容双早前也考虑过这一点,北疆到底有容、沈两家的根基在, 她回北疆姬晟会不放心很正常。>
只是姬晟这话听起来倒像是怕她会受什么委屈似的, 容双觉得姬晟莫不是和她当露水夫妻当傻了,当真有了点真情实意。>
对于姬晟的要求, 容双觉得无所谓。她虽想回北疆, 但真的回不去,她也不会特别难过, 天下那么大,她觉得去哪里都成, 去哪里都比盛京自在。>
容双抬手环抱姬晟, 哄小孩一样抚过他宽阔的背脊:“你是天子,我去哪里自然是你说了算。”她笑了起来, “若是可以的话, 你就把我的封邑安排在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闲来无事找些人游山玩水也是好的。”>
姬晟听出了容双话里的不在乎。>
他忽地想起谢侍郎说过,她曾在信中说想要游遍各地。>
姬晟答应下来:“好。”>
两个人说定了,气氛倒是前所未有地平和, 吃过午膳便一起回宫。>
折腾了半天, 容双有些累了,虽还记挂着李老尚书说的那道遗旨, 却还是躺着歇下了。>
姬晟在勤政殿批完折子, 让人去请李老尚书过来。>
礼部离勤政殿不远, 李老尚书很快到了。>
姬晟便把给容双挑封邑之事与李老尚书说了, 既然是要给容双挑地方, 不能不经过礼部。>
李老尚书一直上书说容双住在宫中于礼不合,听姬晟终于要让容双挪出宫去,甚至还要把容双挪出盛京,觉得十分欣慰。>
当初先皇把他请回来当见证,要他留着一份遗旨到新皇大婚之日,若是姬晟立后了,那份旨意当即作废。>
李老尚书对这份旨意是有些微词的。>
起复之后李老尚书冷眼旁观,容双垂帘听政时虽行事肆意,决断却从无疏漏谬误,也能听得进众人的意见;去年年初容双回北疆,还给了蛮族致命重创。>
这样一个女孩儿,从来没有辜负过容家世代忠义之名,先皇能铤而走险将江山与新皇托付给她着实是赌对了。都已经做这么多了,先皇竟还想要人家等姬晟立后之后再行嫁娶,只要新皇提出立她为后就拿出赐婚遗诏,让容双去了姬姓嫁入皇家!>
容双是先皇亲自收下的养女,姬晟若是自己想让容双不再姓姬,那是大逆不道的事。>
能改变这个身份的,只有先皇亲自写下的这份遗诏。>
这份遗诏李老尚书是不准备拿出来的。>
新皇这不都要选妃立后了吗?>
容双也从来没有过成为皇后的想法。>
要不然当年她早直接成了太子妃,而非先皇养女了。>
李老尚书说道:“此时确实应当好好商议。”姬家到姬晟这一代只他一个独子,前面那些宗室也被杀得差不多了,朝廷好些年没有给皇室安排过封邑,这事必须认真对待。要知道现在皇室人丁单薄,以后可不一定,还是得拿出个靠谱的章程来才行。>
姬晟听李老尚书答应得爽快,又补了句:“要挑个离京城近些的、风景秀丽些的地方。”他顿了顿,接着说,“最好富饶一些,人丁多些,民风淳朴些,地方上的官员也得知进退,不要有那些一心钻营的小人。”>
李老尚书一一应了,又问公主府要不要建,要建的话建多大,要不要找户部和工部一并讨论清楚。>
姬晟便让人把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唤来,把长公主封邑之事敲定了。只是哪怕选的地方离盛京再近,营建公主府还是需要些时日,工部那边估算了一下,至少得三个月才能完工,还不是特别精巧的那种,特别精巧的亭台楼阁至少得一年半载。>
李老尚书道:“倒是正好在陛下大婚之后让长公主前往封邑。”>
姬晟琢磨了一下,一年半载容双肯定是不可能愿意留的,三个月倒是有可能。他说道:“就先以三个月为期尽快修缮完毕,要是有什么意外再顺延一二。”>
余下的事都交由工部、礼部、户部去商议。>
封邑之事敲定下来,姬晟看了看天色,起身回去了。>
宫中无妃嫔,宫中便显得有些空旷。>
姬晟由宫人簇拥着穿过长长的回廊,天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他停下脚步,看着长廊外带雨的夕阳。>
天地茫茫,宫阙深深。>
他自小就长在宫中,幼时是在母后膝下,被立为太子后便迁居东宫。母亲生下他后身体每况愈下,哪怕很想亲自照顾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太傅一直告诉他“君子当如何如何”,要讲究男女大防,不能作小儿姿态,事事都需为天下表率。>
他身边的人也被这样教导,从来不留有过丝毫行差踏错之人。>
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安,靳先生!
这个王妃又凶又狂又护崽
命运系统之精灵圣女
一秒沦陷
成为正道的光是什么体验
不原谅,不复合,南小姐风光二嫁!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来到大唐的村官
重生之庶女为妃
都市捡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