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93章 百姓的幸福(1/2)_初唐小闲人_新笔趣阁
第93章 百姓的幸福(1/2)
“二娃子,你回来了?” 翌日,李让正在水渠边洗漱,忽然听见赵大伯有些惊喜的声音。 “咕噜噜~忒。” 将口中的盐水喷出,李让看着一脸惊喜的赵大伯笑道:“是啊,昨夜回来的,大伯这是要下地?” “是啊,去翻翻地,马上要到雨水天了。” 赵大伯应了一声,颠了颠扛在肩膀上的锄头,笑问道:“听虎子说恁要在长安待好长一段时间,咋这就回来咧,事情都办完了?” “办完了,不办完侄儿也不能回来不是。” “对了,虎子哥家小虎儿的病?” “得亏你从长安请来的大夫医术高明,几针下去小虎儿又能活蹦乱跳咧,皮实的很,二娃子不用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 听见小虎儿没事,李让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这年头幼儿夭折率高得离谱,一点小痛小病的都有可能带走一条生命。 尤其是热症,放在后世也不过就是一场普通的重感冒。 但在这个时代,基本就等同于重症急症。 像太平村这种离城近的还好,可以去城里面请大夫。 但一些离城远的偏僻乡村,得了热症,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 两人接着攀谈了几句,赵大伯看了看天色,罢罢手道:“不说咧不说咧,额要下地咧,二娃子你回来就好了。” “行,那您先去,侄儿随后就来!” 送走了赵大伯,李让回到木楼里。 木楼里堆着许多生活物资,米面粮油鸡蛋都有,其中甚至还夹杂着几条油汪汪的腊肉。 这些都是郭淮在他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叫人送来的。 李让琢磨着平日里自己也不在家做饭,换好干活用的衣衫之后,便将这些物资打包起来。 一手拎着锄头,一手拎着食物出了门。 先将打包好的物资送到村长王叔家,交代王婶待会儿给大家加餐之后,便扛着锄头朝着村子北边的田地走去。 现在是六月,多数地方都已经收完了麦子。 但农户们还不能闲下来。 因为第二季的粮食又要开始播种了。 关中之地自古以来都是种两季粮食,一季麦子,一季糜子。 麦子初春时分播种,夏天收获,成长周期约莫三四个月的样子。 糜子在夏收之后播种,十月份左右收获,生长周期和麦子相差不大。 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户来说,第二季种的糜子才是他们一年的口粮。 因为糜子不值钱,而且吃着喇嗓子,贵人们吃不惯这种粗粮。 百姓们第一季种的麦子,是真正的精粮。 官府收税也只收精粮。 所以庄户们收获的第一季麦子,绝大部分要先拿去给官府交税,剩下的一部份则是拉去卖了,换成盐巴抹布之类的生活物资。 真正能进入百姓口中的精粮少得可怜。 也只有逢年过节或是遇上什么大日子,庄户人家才会一脸肉痛的将为数不多的精粮磨成粉,用来蒸成馍,或者扯上一碗面片。 李让扛着锄头来到地里,也不管是谁家的地,就开始翻了起来。 除了李让之外,田里还密密麻麻的四处分散的许多村民。 第二季粮食是大家的口粮,所以没人敢偷懒。 因为偷懒就代表着明年没饭吃。 村长王叔眼尖的发现了李让,撇下手中的犁迅速朝李让跑了过来。 “二娃子,你回来了,怎么也不和大家伙说一声” 王叔小跑到李让身边,像是做贼似的从怀中掏出一块沾着泥土的干肉塞到了李让的手中。 李让笑着接过,答道:“昨天刚回来,这不想着大家都在忙碌,也就没说。” 王叔了然的点点头,问道:“长安城太平了吗?” “还没呢。” 李让拄着锄头,压低了声音道:“大将军班师回朝了,这段时间长安到处都是兵丁,还请王叔跟大家伙知会一声,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尽量别去长安了。” “行,包在额身上。” 王叔拍着胸脯应下,也没有和李让多说什么。 主要是大家都在忙,他们也不好闲着。 雨季马上就要来了,所有人都在想着尽可能的在落雨前多翻出一些地来。 糜子不需要像麦子那般精耕细种,但能把地翻出来的话,种出来的糜子长势肯定比直接将种子洒在地上再翻地要好一些。 这个年头,哪怕每亩地能多收一瓢粮食也是好的。 更何况现在有了曲辕犁,大家伙都是干劲十足。 王叔刚刚走,虎子哥便又朝他小跑过来。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怀中掏出来一块黑乎乎的干饼塞到了李让手里。 李让将干肉和干饼装进怀里。 脑海之中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宦
幻夜无双
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仙尘曲
古族传说
火种
桃花宝典
医行天下(乡村小神医)
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龙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