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三个臭裨将(1/2)
虽然担惊受怕,不过陈良却是一个劲儿的催促着快速行进。
让队伍快速的行进,最快的时间回返洛阳,省的再被有心之人针对。
虽然陈良的想法是好的,不过梁安却并没有认同陈良的想法。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
梁安直接说出了陈良的目的,陈良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
“这个怎么说呢?”
陈良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的小心思梁安又不是不懂。不过梁安却并没有让陈良在现场尴尬多长时间,立马在陈良面前看着陈良说了起来。
“其实这件事......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第五百四十四章三个臭裨将
本章内容字数过少,其他网站可能还在更新中,后续会自动修复。
以下内容与本书无关。
上章有个错误,贺兰讷是兄弟三人,不是两人,已改。——在此道歉
……
两日后,前去贺兰部的信使带回一封回信。
闻讯之后,拓跋珪立即将内政交给燕凤、长孙嵩,亲领百余精骑赶往贺兰,他认为此行关键在于贺兰部的态度,便没有多带兵马。
值得一提的是,贺兰明月也在队伍之中,她知晓几位兄长不是良善之辈,担心拓跋珪遭遇不利局面,要求随行,拓跋珪考虑到她的身份,也就应允了。
此刻的贺兰明月换上了一身戎装,与平日里温婉大方的样子大相径庭,显得有几分冷冽。
而拓跋珪则是一幅内敛稳重的模样,他的目光深邃如渊,粗糙的面庞显得格外硬朗。
一路上,贺兰明月给拓跋珪讲述了许多草原上的故事,这其中也包括此行的目的地——贺兰部。
拓跋珪这才了解贺兰部的历史,贺兰部起源于贺兰山,属匈奴种,又名贺赖部,鲜卑语意为“忠贞”,拓跋什翼犍时,贺兰部与拓跋部时战时和,后来贺兰部不敌拓跋部请降,拓跋什翼犍顺势册封当时的贺兰部首领贺兰野干为东部大人,两部就此休兵。
到拓跋珪三位舅舅掌权时,贺兰部联合纥突邻部、纥奚部割据玉龙(今二连浩特),不再奉从代国指令,三部合兵南拒刘卫辰,北拒高车,自成一方,实力强盛。
代国灭亡后,贺兰部吞并了一些拓跋氏旧部,占据了代国部分旧疆,拓跋珪现居地牛川也算是贺兰部的势力范围。
一路北行,天气愈加寒冷,寒风夹杂着雪花,迎面打在行人脸上,刀割般刺痛。
学过历史的拓跋珪知道,当前时代处于第二个寒冷期。
这一寒冷期大约从公元一世纪开始,东晋永和四年(348年)到太和元年(366年)温度最低,彼时渤海湾冰封千里,建安年年有人冻毙,这一时期平均温度远低于明粉口中的“小冰川”。
与寒冷期相伴相生的便是各类自然灾害,旱灾、蝗灾、雪灾、地震……,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心中绝不会出现“荒唐且美好”这五个荒唐的大字。
……
拓跋珪一行历时两日,顶着风雪抵达了贺兰部。
对拓跋珪一行的到来,贺兰讷一边安排侍者隆重招待,一边又避而不见。
而他这一举动,也道明了贺兰部犹豫不决的态度。
贺兰讷当然猜出了拓跋珪的目的,司马昭之心,谁人不知,正因如此,他才犹豫不决。
眼下,贺兰氏内部对是否支持拓跋珪之事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深夜,贺兰讷所在大帐灯火通明,只见帐内四人围成一团,气氛压抑的令人窒息。
“拓跋珪亲至我部,目的显而易见,不知兄长作何打算”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须的汉子忍耐不住发问,他是贺兰讷二弟贺兰卢。
贺兰讷闻言,沉声道:“此事须得好好商议,这也是我召集你三人的目的”。
贺兰讷本人没有太大野心,内心上也是支持这个外甥的,但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同他一般想法。
贺兰讷三弟贺兰染干便是反对派,闻言不屑道:“何须商议,黄口小儿藉父祖余荫罢了,他有何能耐令我部投效?”
听到贺兰染干话语中浓烈的敌视意味,贺兰讷的眉宇间顿时染上一抹不悦,冷哼一声,声音冷冽:“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吗?”
“那又怎样,难道因为他姓拓跋,我贺兰部就要奉他为主吗?”贺兰染干嘲讽道。
凭什么?凭什么?贺兰染干心中充满怨恨,他一直幻想着贺兰部主宰一方,拓跋珪的出现,令他觉得自己的梦破碎了,他又怎能甘心?
贺兰讷见贺兰染干仍旧执迷不悟,冷声呵斥道:“三弟,你失态了”。
“我看是大兄你糊涂了”看到贺兰讷的态度,贺兰染干更加确信他心中的想法,他愤怒地吼叫道:“我是你的亲弟弟,他是你的外甥,弟弟与外甥谁亲谁疏,难道大兄不清楚吗?”
“你的眼睛到底被什么蒙蔽了?你还是我心中那个英明睿智的大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朝为后
至尊战王
废土从辐射4开始
血海武尊
神游
峡谷新大陆
凤求凰之引卿为妻
万界无限星空
仙界大富豪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