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浮屠妖塔(1/2)
接下来的时间里,鼎爷先是给我讲述了鲁班门在道门中的地位,在曾经的道门中,鲁班门是一等一的存在,就连名气颇大的茅山,正一等教派也要对鲁班门礼让三分,究其原因,不光是因为鲁班术玄奇霸道,更是因为鲁班术中存在着许多当世无解的邪术,根本非普通的道法可以破解的掉。
鼎爷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连佝偻着的脊背都挺了起来,看来确实对当时处于鼎盛中的鲁班门充满了崇敬。
“可是既然鲁班门如此强大,为什么后来就消声灭迹了呢?”我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鼎爷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那可怕的诅咒,当年鲁班门虽强,但是却对门中流传千年的诅咒丝毫没有办法,以至于到后来,门中人丁渐少,最后更是差点遭到灭门之灾。”
我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想起奶奶小时候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纵使能达到最强,也不过是须臾而已。
现在看来这句话说的确实不假,纵使强如鲁班门,还是受制于千年诅咒而毫无反抗之力。
“那这又跟您刚才说的四十年前的盗墓事件有什么关系?”我问道。
鼎爷的手明显的颤抖了起来,接着便对我讲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当年鲁班门的门主是个叫做冯四海的高人,他眼见鲁班门日渐式微心中充满不甘,于是便每日遍寻古迹秘典以查找解除诅咒之道。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冯四海最终在一本先秦古典中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书上记载,若想解除这等威力的诅咒,无异于逆天而行,但是只要找到三件宝物,或许就可以在不损自身的情况下消除诅咒。
那三件宝物分别是血莲花,鲁班尺以及九龙托天印。
冯四海一生只痴迷于道术,对这些古宝根本一无所知,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了当时跟他颇有交情的盗门中摸金发丘一脉的首领来寻求到底去何方才能找到这三件宝物。
没想到那首领听说这几件东西,当下脸色大变,并劝说冯四海尽早放弃,另寻它道。
冯四海不解,首领便一一给他解释。
血莲花乃是夏王大禹治理天下洪水时,从洪荒之中得到的至宝,而后商朝灭夏,从此便再无踪迹,而鲁班尺,相传是公输班当年命人用天外陨铁锻造而成的天下第一尺,始终存在于传说中,从没有人见过。
至于那九龙托天印,史书中记载乃是始皇帝造传国玉玺时用和氏璧所遗的玉料雕刻而成,秦始皇驾崩后,此印多次辗转落到了南越武王赵佗的手上,而且被赵佗带进了自己的陵墓,而赵佗墓,到如今为止还从没有人发现过其确切的位置。
冯四海听后震惊不已,也终于知道想找全这三件宝物根本毫无希望,但他仍不愿放弃,下令门中所有人哪怕踏破中华大地,也要把这三件东西找出来。
或许是冯四海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就在不久之后,有鲁班门人传来消息说是在岭南一带发现了一座秦汉时期的皇陵,据有经验的盗墓贼推断,很有可能是消失了千年的赵佗墓。
冯四海大喜过望,迅速的带领大批门人赶到岭南,并请求发丘摸金一脉鼎力相助。
就这样,一场由道门和盗门合作的史无前例的盗墓行动就此展开,这在当时的盗墓界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当时前往岭南的鲁班门人中,就有已经成名许久的爷爷和鼎爷,并且刚刚入门不久的爹也在其中。
大队人马在岭南整整挖了半个多月,终于把墓挖开了,可让人震惊的是,地下并非最开始所判断的古墓,而是座七层宝塔!
这还不是最诡异的,那座宝塔不仅建于地底,而且居然还是倒着建的!
这时摸金校尉中有辈分高的老人看出了门道,认出这是浮屠妖塔,并制止众人再继续挖下去。
可当时的冯四海眼见大功就要告成,早就红了眼睛,那肯就这样轻易收手,再加上当时的爷爷和鼎爷等人都是门中强硬派的代表,对自己的手段非常的有信心,于是便不顾摸金校尉的劝阻,在爷爷和鼎爷的带领下,众多门中的精英直接进了塔中。
再后来,爷爷和鼎爷他们在塔中不仅受到了机关的阻挠,更有墓主设下的陷阱拦路,饶是爷爷和鼎爷他们手段高强,也吃了大亏,导致最后不但没有把东西带出来,就连随同进去的门人,除了他们两个和爹之外,也全都折在了里面。
那次盗墓事件后,冯四海没过多久就死于诅咒,而门下的门人也纷纷做鸟兽散,曾经道门中的魁首鲁班门自此一蹶不起,而爷爷也带着爹告别鼎爷回了关外老家。
不过这里面有个细节,据鼎爷说,爷爷带着爹要走的前一晚,他突然偷偷的约见鼎爷,并且对鼎爷说了番莫名其妙的话,鼎爷当时也不明白,而且门中正遭巨变,他也没有深思。
讲到最后,鼎爷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原本的鲁班三门中机关门和符咒门现在还能勉强维持,但唯独我们术法门已经濒临灭门。
我赶忙问鼎爷为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七侠镇当先生
仙恋
清穿之太子娇妃
恣意仙宠
萧南林子清
女配在修仙文里搞内卷
我的小姨
最强修仙高手
圣门传说
直播抗日之超级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