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游乐涛的邀请”(1/2)
上课时间已经超过一个多小时了,唐一具急急忙忙来到教室门口,报告!
授课老师并没有理会,高三(3班)除了个别几人,完全可以说是尖子班,蓝多在高三年轻重要阶段担任高级特聘教师,虽说自己上课时,台下也并不是特别的安静,但是至少,在自己没提问之前,没人会大声喧哗,这是他的底气,也是“威望”!现如今,在自己没有发言提问之前,就被一个莫名的声音打断,作为自信将语言理解透彻的语文老师,懂得这是何行为,脸上露出严重不满。
“老师,对不起,刚刚遇到一些事情,所以耽误了上课时间,请您原谅”。唐一具不惧怕任何人,遇到困难总会选择挑战,不过,对方是位老师,只要愿意教自己,那就是值得自己尊敬的,就像对自己爷爷一样!
“哦,那好,只要你能回答我给出的问题,我就同意你进教室,如果回答不出,那么对不起,请你离开”。看到对方态度如此诚恳,脸色放缓一些后说道。
“嗯,好的没问题,老师请问”。
“你关于赤壁赋是如何理解”
迅速在翻阅大脑,赤壁赋全文为五个分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面接着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写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这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止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这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但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了,我的回答完毕,可以进去了吗”?一次性说了这么多,真够呛人的。
蓝多实在没想到他能够回答的如此完整透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所有人都皆是目瞪口呆。
唐一具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朝秦依甩了一下干净利落的爽发,似乎在宣誓自己无所不能。
下课铃响了,蓝多在出门时还略有深意的看了唐一具一眼。
“你……没什么事吧”?秦依苦涩的问道。
唐一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位秦大大是在和自己说话吗?
“我能有什么事?好着呢”!
秦依不满意的撅了噘嘴“没事就好,常识秋没找你麻烦”?
“常识秋?他是谁”?唐一具疑问!
“没什么,我就是随便说说”。
“哦,你是不是在关心我”?
“自作多情,谁关心你”。秦依翻了翻白眼。
“你说的那个常识秋是不是你的护花使者?我今天在餐馆好像见到他了”。
“你见到他了?那有没有把你怎么样?。”秦依审视了一遍发现他身上确实没有一处伤痕。
“呵呵,当然有了”。待看到秦依紧张的表情后调蹙道:“不过不是我有事,是他”。
“你别和我开玩笑了,他怎么可能有事”?
“你好你好,唐一具,我是游乐涛,请问我们交个朋友吗”?唐一具两人身边串出一个胖嘟嘟的男生。
“当然可以了,很高兴见到你3班的”?
“没错,我那日见你打伤了钱宽,高兴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小俏娘:摄政王,宠不停!
绝品医圣
殿前欢:妖尊请...
豪门龙婿
气运低到灭世
明月长明
仙界心理医生
御夫有术:绝色妖仙宁小闲
大唐好贤王
天凤魔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