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学习(1/2)
“老板,我以前单位的说是想先过来看看……”>
在食堂吃饭的张浩南正在看一摞卷子,樊振华端着饭盆菜盆,站在旁边说道。>
“老樊坐下说。”>
“哎。”>
樊振华点点头,然后将饭盆菜盆放好,菜盆里有菜有肉还有鱼,鱼是草鱼段裹了面糊油炸然后再红烧的那种,鱼肉大块不说,更是彻底没了泥腥味,再加上是油炸的,也不怕什么小刺。>
“几个人?”>
“五六个,都是怕我骗他们,想过来先看看。”>
“是哪几个?”>
边看卷子边吃饭的张浩南皱着眉头,这卷子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尝试着去答,选择题居然是很有规律的“”,毫无疑问答题的家伙是草草涂鸦,然后赶紧走人。>
爬了一口饭,樊振华说了姓名。>
张浩南想了想,便道:“也不怪他们犹豫,要是没盼头,上有老下有小的,耽误不起的。那个叫樊跃进的,是你本家吧?”>
“呃,对,算是堂哥。”>
樊振华心中十分惊诧,没想到张浩南竟然将这些人全都记住了。>
“樊跃进今年四十二?”>
“对,四十二了。”>
“小孩念大学结婚,都是要用钱的。而且他家里老娘好像还有病,医药费又是一笔。”>
张浩南将一摞卷子叠好,然后埋头干饭,爬了两口小青菜,才道,“你跟樊跃进说,我这里还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不过明年开始。”>
其实现在医疗保险还是试点状态,沙城也只有公家单位才有,全面铺开那也是许久之后的事情。>
这年头几乎所有私企小老板的利润率,都是一生中最高的时期。>
二三十年后,没有哪个老板不怀念这个无法无天的蛮荒时代,只要能搞钱,什么都可以。>
“老板,我、我也有吗?”>
“废话,你是我招来的,怎么可能没有?只要是正式工都有。”>
“那要不少钱啊。”>
“你一个月五百块替我心疼钱?老樊你脑子没问题吧?”>
说着,张浩南又道,“对了,你的房子你什么时候问你弟弟要回来?”>
“……”>
一提这个,樊振华顿时蔫了,缩着脑袋道:“亲弟兄,他又没有房子住,现在又有小孩……”>
“你吃饭吧,不要说话了。”>
“……”>
跟樊振华聊这个,张浩南感觉自己十八岁就会有高血压。>
别说是亲兄弟了,就是亲父子,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
胡乱扒拉完碗里的饭菜,将饭碗放在指定置物篮后,张浩南对食堂掌勺的师傅喊道:“建民阿叔,明天杀几只甲鱼,晚上你去鱼池拿,我跟看鱼池的爷爷说好了。”>
“好!”>
戴着口罩的掌勺师傅不是张家人,而是一个本家叔叔的老战友,姓毛名建民,左腿残疾后基本就是在家做点农活,张浩南小作坊刚开起来的时候,就是先请他过来帮忙烧饭。>
现在“五家埭食品加工厂”成立,一切都走上了正规,张浩南也跟他签了劳动合同。>
一个月工资四百,张浩南承诺他考上厨师证之后再加五十块钱。>
这年头的厨师证并不正规,全是手写的,多年以后正规化入网之后,又更名为中式烹调师。>
不过这些张浩南并不在意,他纯粹是出于激励性质让员工保持着学习的积极性。>
活到老学到老,从来不会错的。>
毛建民这阵子也是想着办法去弄个厨师证,还没有改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免费培训,毛建民发现除了中餐,还能学个西点啥的,竟是乐此不疲起来。>
最近食堂偶尔也会有鸡蛋糕供应,就是张浩南鼓励毛建民尝试的结果。>
还别说,大受欢迎,毕竟都是四里八乡的,厂里用什么菜肉都清楚得很,外面还能比厂里更真材实料?>
离开食品厂,张浩南走路去了河湾的一户人间,一共五户人家排成一排,都是很典型的本地乡下小楼。>
房前是水泥晒场,屋后则是个小院,多有鸡鸭鹅以及竹园茅厕之类。>
“阿叔!”>
门前停着一辆皮卡,张直才在门口小板凳上坐着抽闷烟,大门敞开着,地上碗盘碎了几个,饭菜洒了一地,张直才而脸颊上还有被挠出来的血印。>
“浩南!”>
“放心,今天就解决问题。”>
张浩南点了点头,然后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接通之后,张浩南问道,“在上班?浩伟的事情。过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鬼胎宝宝你惹不起
爹地追妻要给力
重生之超级投资
八零年代:媳妇的开挂人生
异能少年王
穿成年代文里的傻白甜
都市神眼医仙
报告,我重生啦!
司少老婆是大佬
机械仙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