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4章 连锁反应(1/3)

萧衍遇刺身亡后,他那几个儿子都为了争夺建康的主导权而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萧统的后人萧欢,在刘益守的扶持下,顺利进入建康继承皇位。

萧纲退位,萧续、萧纶、萧绎退回封地,元气大伤暂时不能动弹了。然而萧衍的幼子萧纪,坐镇蜀地的那位藩王,却没有闲着,而是积极的在成都厉兵秣马。

然而,蜀地偏远,都是2冲浪。等萧纪准备好兵马要出蜀地“勤王”的时候,刘益守竟然已经在建康稳住了局面!

和其他藩王不同,萧纪是深知刘益守绝非泛泛之辈。没掌控建康以前就是让人头疼不已的人物,如今掌控朝廷大义,谁还能是他的对手?

萧纪很识趣的打消了出川的念头,然后把魔爪伸向了汉中!

汉中地处益州、荆襄、关陇的三面包夹之中,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三国时期刘备咬着牙也要跟曹操死战于汉中,就是这个道理。

不掌控汉中,无论谁在成都都睡不好觉的!

萧纪亲自写信给梁州汉中郡太守杨乾运,要求对方将管辖权交给自己,然后当自己的“属臣”。反正,杨乾运也不可能向建康俯首称臣,抱住刘益守的大腿。

毕竟太远了,鞭长莫及。

杨乾运自然不可能听从萧纪的摆布,他本身就是个富有野心的将领,乃是傥城郡兴势县(今陕西省洋县)人,起家梁州主簿,在本地颇有人脉根基。

萧纪这种人建康来的,才是外人!

杨乾运带兵与萧纪的军队在西面的沔阳交战,萧纪因为轻敌大意而败退。但是杨乾运也没讨到好,他意识到兵微将寡的自己,肯定不是萧纪的对手!

该怎么办呢?

杨乾运急中生智,既然他打不过萧纪,那叫“外援”总可以了吧?

二话不说,杨乾运派人北上到长安,告诉贺拔岳。只要你派兵过来沔阳驻守,这梁州就是你的了,老子直接在汉中城易帜!

得知杨乾运举州投降,贺拔岳喜出望外!在苏绰的劝说下,以最快的速度,让达奚武和侯莫陈顺领兵一万南下汉中!

萧纪得知情况后,吓得不敢动弹了,只得在益州招兵买马,想找回场子。顺便向建康上表,庆祝新皇萧欢登基,并派出一队人马押送了不少财帛前往建康示好!

换言之,杨乾运可以找后台,他亦是可以!

鉴于梁国内乱快速平息,苏绰建议贺拔岳,不要贸然带兵入蜀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今已经把汉中吃下去了,好好消化地盘,发展生产才是真的。

经过几年艰苦奋战,贺拔岳扫平了关中北部的游牧势力,并除掉了侯莫陈悦,基本上掌控了关中的资源。如今也是百废待兴,前景或许很美好,但摆在面前的依旧是重重困境。

首先便是关中荒废百年,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频繁,再也不是当年的“章所长。起点比较高,自然就看不上靠女人起家,又来自六镇的泥腿子高欢。

当初李元忠那帮人推举高欢为“共主”的时候,崔氏这一脉就不是很感冒,甚至公然让崔暹带着妹妹投奔了刘益守。

因为忌惮于崔氏掌控了很多兵马,高欢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将其打发到南阳这地方。

南阳这地方肥是很肥,却是肥而不强,无险可守。自从汉光武帝起兵南阳发家后,还没见过谁从南阳起家得天下的。高欢一直没来得及腾出手收拾崔氏一族的人。

长子崔士元,参军起家,与葛荣军交战时,随父崔楷一同战死。

崔士谦是次子,同样是参军起家,如今为南阳太守,荆州刺史。

三子崔訦(又名崔士约),膂力过人,擅长骑射,被任命为城防都督,一直都是直接带兵打仗的。

剩下几个崔氏子弟除了崔士恂早夭外,如崔士慎等人,和兄长们一样,都是参军出身,走兵家的路子。可以说这一家人几乎是人人打仗,武德很是充沛。

正因为如此,高欢对他们是不敢用也不敢动。

这家人比起渤海高氏的高敖曹一家人,上限(打仗的能力)或许差点,但胜在家族团结,毫无短板,自成体系。

拿到贺拔岳的信,崔士谦有几个选项。

第一个当做啥事也没发生过,什么也不去做。但是隐患就是贺拔岳把劝降信给高欢那边送一份,到时候崔氏要怎么跟高欢解释呢?

这种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好比在刘益守前世那个时代,重量级的部门经理被竞争对手那边的老板请去吃喝玩乐一条龙,相谈甚欢的样子。你是把这件事告诉自己老板,还是不说呢?

不说,被其他人告发后,老板心里会有想法。说了,老板认为你是功高震主,以此逼宫希望更高待遇。无论说不说都是不妥的。

第二个就是积极响应贺拔岳,在南阳这里发檄文讨伐高欢,说对方不是魏国正统,乃是国贼。请贺拔岳派兵来保护南阳。

当然,这样就完全是中了贺拔岳的阳谋,有点被“逼良为娼”的意思。

“如今大争之世,各路枭雄都不是省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鬼 独占星光 最强巅峰高手 史前育儿计划 卜面相师 狂霸巫师 血浸丹青 不败神婿杨辰秦惜 侯门继室养儿经 穿越火线之电竞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