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采访贫困山区小学(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庞兴海就是山窝窝村小的任课老师,他上次买了白帝的打印机和复印机后,给孩子们解决了课外辅导书的问题。 经过了多天的练习题强化,孩子们的成绩果然提高上来了。 效果非常好,这也让他很感激白帝。 只不过他这边通讯不便,他的订单早就自动收货了,他也没有什么写评价的习惯,因此还不为外人所知。 这一天,他正在带着五六年级在上体育课。 其实这里缺乏体育用品,全校只有一个磨掉皮的足球,就踢还是孩子们的瑰宝。 在庞兴海领着孩子们跑圈的时候,他们都在盼望早点踢上球。 “一二一,一二一,注意呼吸节奏和频率。” 庞兴海果然是全能,连体育都能教。 就在这时,就看到门口来了两个人,一个长相姣好,一看就是城里人的女士,另一个男子壮汉扛着一部摄像机,这组合一看就是新闻记者。 庞兴海当时就心里一惊,然后停止跑圈,就让孩子们自己踢球去玩。 五六年级的孩子欢呼一声,一窝蜂的去抢足球去了。 他们也不讲究什么人数了,就自动按照年级,分成了两队,把砖头摆上当球门,就开始了多人足球赛,欢声笑语霎时传遍了这简陋的校园。 “你好,我们是央视记者,能来学校里采访一下吗?”张冰面对庞兴海,礼貌的询问。 “当然,当然,校长!老校长,快来,有中央来的记者!” 庞兴海激动的大叫,虽然校长在上课,不过这绝对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老校长夫妻听到后,都各自结束了授课,让孩子们上自习,他们就赶紧跑了过来。 “你好啊,哎呦,小庞,快带记者们去屋里,都渴了吧,快去喝点水。” 老校长也是激动的不行,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这一辈子,都没去过远地方,这央视记者,在他看来,相当于京里的大官,要当贵客招待。 两个记者为了轻装出行,还真没有带水,这会已经渴了,所以就感谢三位乡村教师的盛情,他们到了办公室里面。 这办公室里的墙面灰秃秃的,生了很多霉斑,基本就没什么装修,全是原始风貌。 而且桌椅都很有年代感,那些要拍年代剧的导演来这里拍戏,都不用布置场景了。 不过这里面却有着三台特别的现代电器,显得很突兀。 老校长就过去用一次性的纸杯接了冷水,给两位远道而来的记者解渴。 而老校长自己喝水,用的则是已经掉瓷了的搪瓷杯子,杯子上面还有一九九六年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标志。 这搪瓷杯明显已经用了很多年。 而给记者们用的一次性纸杯,是从县里教育科顺来的,他们自己可买不起。 张冰惊讶的看着那饮水机,居然就是她采访过的白帝净水机,她就好奇的问,这里也在用这种净水机吗? 老校长笑着说道:“对,这是县里送的,说是保障孩子们的饮水健康,和俺们这的打印机、复印机都是一个牌子的,好用着咧。” “哦?白帝也出办公用品啊。” 张冰还是首次知道这件事。 主要是她们央视财大气粗,办公设备都配备齐了大牌产品,也有合作多年的耗材供应商进行技术服务,所以她没有关注过白帝的这两样新品。 老校长就夸起白帝的产品,说起了小庞买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习题可以做。 这让张冰肃然起敬,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爆点,于是就详细的询问起来。 摄像师也把采访过程给忠实记录下来。 等了解完这个山村小学的现状,张冰心中已经起了波澜,她之前真不知道,在我国各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上天入海,创造各种奇迹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这么艰苦的小学。,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摄影师拍摄着那群踢球的孩子,看到他们虽然衣着简陋,不修边幅,但是精神面貌却格外的好,一个个笑容都洋溢在脸上,就感觉到了这山村小学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这三位乡村教师,每人领着千元不到的工资,仍坚守多年,可能就是为了这群孩子。 如果没有这所小学,估计这里面大半的孩子就会辍学,成为一个文盲放羊娃,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过了一会,就到了中午,学生们该吃饭了。 校长老婆已经在锅里给学生们热了他们自己带来的饭盒和主食,各班级的孩子都把饭盒领了,然后回去班级里吃饭。 很多九十年代才常用的铝制饭盒,而在这里还在用,就知道这里落后城市三四十年。 孩子们的饮食也很简单,馍馍就着咸菜、青菜,条件好的还有点腊肉。 有的孩子甚至直接馍馍卷着生大葱在吃,这条件就很艰苦。 张冰和摄像师,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在这里拍摄,这里的清苦,已经无须多言。 校长老婆特意炒了一个腊肉青菜,外加一包花生米,配上两个馒头,这已经是不错的饭菜了。 这就是招待贵客的饭菜,平时他们都舍不得吃,咸菜和大葱是最常吃的菜了。 张冰也没有推辞,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强小神农
天才儿子宝贝妈
乡村小皇帝
苏家有女
烟火江湖
宦海红颜劫
一女御皇
一路奋进强哥9527
龙王婿
美人夜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