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1章 为难(1/2)

要么知难而退、明哲保身, 要么迎难而上,做不怕虎的初生牛犊……

很快的, 大家发现林长史似乎选择了第一条路。

他跟前任数位长史一样, 只刚进都督府的时候照惯例问了下情况, 但对郡府诸多事宜没有细问深究,看上去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准备多管闲事的打算。

在营中的裕王得到了郡府来的消息,不禁有些疑惑。

——难道这个林彦弘, 还真的打算提前在平武郡养老了不成……这家伙这般消极怕事, 就不怕陛下和他这个都督责问于他?

事实上,林彦弘并没有裕王想象得那么悠闲,他每日都有许多事情要做。

白天上官属,看看原来的案籍, 好尽快了解和“接手”长史的公务;

傍晚他会带着随从离了都督府,在城中四处走动, 好像在熟悉郡府的环境;

等夜晚回到后宅, 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他还得接待“热情而频繁来访”的裕王世子,可以说是片刻不得停歇。

起初还有不少人明里、暗里跟着新任长史满城的到处“晃悠”, 后来见他不过是走街串巷、吃吃喝喝,有些人就渐渐放了心, 只觉得这年轻的林大人果然如传闻所说,是个胆小怕事的,要不然当初在京中也不会因为一两句流言就病倒。

又过了段日子,除了少数对长史还有些“存疑”的人依旧在锲而不舍地跟着, 林彦弘身边“相随”的人越来越少。

不过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林彦弘本人并不知晓,他该逛的逛,该吃喝的吃喝,以至于最近的生活十分惬意——起码比起在京中,要悠闲得多。

在天京的时候,林彦弘跟着胡大人等几位老大人修史,因为有陛下亲命,上峰自然要求严格,他们做的又是最严谨考究的事情,所以半点不能懈怠。

往往为了一句简单的结论,众人就要遍寻古籍,想找到对应的、准确的史实记载印证,那种好几天得不到进展而心里绷紧了弦的情况,常常发生。

但现在就不同了,那些卷札就摆在都督府里,多倒是多,但林长史看得很粗,随手翻翻,几卷一扫而过,让人不禁怀疑他到底看进去什么没有。

这让人就更加放心了——照他这个方式和速度来看,能看出个什么花儿来?一看就只是做做样子,装作兢兢业业罢了,不足为惧。

不管外人如何想,反正林长史看了半个多月的旧卷,大有一直这么悠哉下去的意思。

可惜,他想悠哉,在北境却难得这般舒服。

因着小殿下李景熙的降生,也不知道天佑还是巧合,总之边境很是安稳了一段时间。

不过冬季过后,天气回暖,妖魔亦陆续活跃起来。

一到了要争战的时候,各种补给自然就需要跟上,都督府总算有了事情做,但却进行得不怎么顺利。

林彦弘对属官叹道:“前两日我无意间询问司仓的贺大人才知,平阳府库竟已无余粮,这可如何是好。”

“因着这两年有天灾,妖魔亦多有出现,我平武境内的郡县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也确实存在困难,府库空虚本是常态,大人无需自责,只是想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足够的军粮,恐怕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林彦弘听属官之言,问道:“过去我梁境地动频繁,平武应经常受到影响,理当有旧例可循,关于这方面,不知过去是如何处理的?”

龚孟常见长史连思考都未做思考,就直接问起旧例来,显然是毫无经验可言,不禁在心中嗤笑。

都督府有从九品下录事两人,但其实算上荐官,有属官近十人。

龚孟常就是出生本地世家龚氏旁支的子弟,虽于科考失利,却依旧能进都督府任职。

他在都督府近十年,前后“接待”过三位长史,对此经验丰富得很。

似乎也正因为如此,林彦弘到了都督府之后就将他叫到自己身边,之前看旧卷中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询问他意见,显得十分看重。

这次也是一样,在召集各司前来商议之前,长史先把龚孟常叫来,看样子想问问他意见,免得在众人面前露怯。

原本想着,陛下派忽然一反常态地派遣了年轻官员到平武和汉阳来,要么是对裕王有意见,要么是对平阳两郡有想法。

但等真见到了这位三鼎甲出身、据说备受陛下宠爱的林长史,很多人又松了一口气——这年轻官员还不如那些老臣,起码人家为官多年,基本的经验阅历还是有,处理事情来更坚决果断。

偏偏到了这个节骨眼,年轻不经事的长史要坐镇都督府,料他也不能想出什么万全之策。

虽然内心不屑,但龚孟常表面上依旧端得十分恭敬,耐心答道:“回大人的的话,由于妖魔每次出现的时间不定,数量上也有差别,军中需要的补给向来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难能完全按某个旧例来运作……要说旧例,有还是有的,只是这次还能否适用,还待考量。不过,前两年常用的,不过几种法子。”

林长史闻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神帝凰妃 时空开发指南 林贵妃传 绯闻天后:豪门绝色千金 叶凡袁静 相府庶女:王妃不好惹 幻想乡的六尾小狐 元武星空 狂龙下山 不法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