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金枝玉叶三层(1/2)
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是个太监。>
而且是个真真正正的太监。>
因为不是每个抛弃小弟弟的男人都能当上宦官,也不是所有当了宦官的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
写出《史记》这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大作的司马迁同学,那就是因为获罪而成为了一名宦官的,可他肯定不够格成为太监。>
自从唐设立了太府监、少府监,到唐高宗时期,才出现了“中御太监”和“少监”两个职务名称,而人家这些被称为“太监”的高官,偏偏都不是宦官。>
直到明朝正式设立了专门管理宦官的“二十四监”,每一监的首领,才被称为“太监”,比如掌印太监、提督太监。>
也就是说,只有这二十四个部门负责人,才能获得被称为“太监”的殊荣,其他的宦官,不配!>
敢情电视剧里动不动连扫地的都被称呼为“华太监”“蔡太监”的情景,就跟烂大街的经理、老师一样,属于因为恭维而导致的称呼贬值。>
贾琏心中一通吐槽:>
原来就算是真的穿越到了靠胯下一刀就能进入体制内的年代,竟然连个“太监”称号也混不上,唉——卷死得了。>
戴权应该是卷赢了无数人的,爬上了大明宫掌宫内相的位置。>
大明宫内,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这大明宫,并非是皇帝居所,乃是皇帝的亲爹太上皇的养老之处。>
由此可知,戴权正是太上皇的得意奴才,当今皇帝都得对他高看一眼。>
这样的权势,排场自然小不了。>
就连他门上的下人,都个个鼻孔朝天,见贾琏带着礼物来拜,只一个冷笑:>
“我们老爷没在。凭你是谁,都去角门候着。”>
贾琏无奈,只得带着贾珍精心预备的礼物,到角门处,与一众等候拜见的官员一道儿排队。>
闲来无事,干站着难受,贾琏便在府门外溜达,四下里东瞧西看,正赶上这位掌宫内相大人坐着大轿,打伞鸣锣地从宫里回来,那执仗,比当朝一品大员都威风。>
同样是进入体制内,有些人须得自幼读书破万卷,三更灯火五更鸡,一道道考试如同一次次扒皮,熬得心力交瘁;可有些人,小刀一挥,烦恼全无。>
要不怎么有本事的太监后来都跑去练武了呢,估计富贵、权势全有了,又没有女人麻烦,也真是人生实在没啥可追求的了,算了,练成独孤求败得了。>
.>
听贾珍说,这戴权位高权重架子大,须得多说好话,多做巴结,贾琏已经做好了要拿出追捧甲方爸爸的准备。>
结果,故事忽然反转,甲方爸爸竟然是亲爹。>
委实没有料到,戴权从大轿上下来,一眼瞧见贾琏,顿时便眉花眼笑:>
“这不是荣国公家的贾琏么?怎么不进去,倒在府门外等着?”>
回头就朝着门口跪迎的管家戴德和一众下人骂道:|>
“我把你们这群狗日的混账!>
素日教你们的规矩都被狗吃了?怎么不请贾大人进府里?>
他虽年轻,日后荣国公的爵位也是他的,你们敢让他在府门外站着?”>
贾琏满心奇怪——这老太监是抽什么风?不是说他架子大、难伺候么?这怎么跟传说里又不一样呢?>
脸上却十分恭谨,赶忙先给戴权磕头行礼:>
“老内相府辅佐太上皇,乃是国之功臣,又是世交长辈,莫说小子是刚到,便是有幸能在此迎候,也是应当的。”>
戴权听得舒服,亲手扶起贾琏:>
“明理,懂事,知礼仪,哎呀,恩侯真是有福了。”>
贾琏听得他直呼自己父亲的字,瞬间明白了这位大权在握的太监显然是要与自己拉近关系,心中便暗自有了猜测。>
这老太监不会无缘无故跟自己一个五品闲职套近乎,恐怕——嘿嘿,是他在宫里得了贾元春的某些消息。>
既然如此,那何不借着河水洗洗船呢?既办了贾珍的事,又办了贾蓉的事,更办了自己的事。>
贾琏跟着他往府里走,言语间也顺理成章改了称呼;>
“家父的些许福气,如何敢与老世伯相比?”>
“我一个无后之人,能有什么福气?”>
戴权感慨之后,便在正厅入座,招呼贾琏也坐下。>
贾琏谦让一番,最后还是坐了。>
这等虚伪,在官场上乃是必须,否则,就是个不懂规矩的“吃生米的”。>
贾琏坐在客位上,陪笑道:>
“小侄不才,在姑苏遇到高人,教了我些数术。我方才闲来无事,在周遭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师
反攻略的正确姿势[快穿]
佛门小和尚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我和女神流落荒岛的日子
大隋第三世
今天也在努力躺鸡[电竞]
我真的不开挂
潜龙神医
娇妻好甜,总裁大人好凶猛